“走吧,回县衙。”
王铭带着程雅等人,在雨中缓缓步行,朝着县衙的方向走去。
一路上,细密的雨丝打在他们的蓑衣上,发出沙沙的声响。
王铭与程雅并肩而行,沿着曲折的街道,朝着县衙的方向缓缓走去。
王铭的视线不自觉地落在街道两旁,
那些破旧的房屋像是风烛残年的老者,摇摇欲坠。
屋内,挤满了逃难至此的难民。
他们紧紧围坐在一起,
尽管屋外的雨势已稍有停歇,可他们手上的活计却依旧忙碌不停。
妇女和婆子们专注于手头的小活计,神情专注而坚韧。
其中一位妇女,正熟练地搓着麻绳,
她那粗糙且布满老茧的双手,
如灵动的舞者,上下翻飞,麻线在她的指尖迅速延伸,仿佛被赋予了生命。
旁边的婆子则在认真地做着针线活,
她眯着眼睛,手中的银针在破旧的衣物上来回穿梭,
细密的针脚仿佛缝补的不仅仅是衣物,更是对生活的期许。
汉子们也没有闲着,他们有条不紊地收拾着柴火。
每一根柴火都被仔细摆放整齐,
他们深知,若是这些柴火被从屋檐缝隙漏进来的雨水淋湿,
接下来的日子做饭取暖都将成为难题。
还有些汉子正攀爬上棚子或房屋,专注地修补着破损的砖瓦。
他们在这风雨飘摇的时刻,若是不及时修补,
一旦雨势再度变大,一家人恐怕连个能安心睡觉的地方都没有了。
继续前行,王铭看到许多刚刚进城不久的难民,
他们或是尚未分配到房子,或是根本无房可分。
他们相互帮扶,齐心协力地搭建起临时的棚子。
这些棚子搭建得十分简易,
先砍来几根粗壮的木头作为支撑,木头深深地插入地面。
随后,他们用找来的茅草、破旧门窗搭在上面,
这些茅草和门窗虽然破旧,却承载着他们对遮风挡雨的渴望。
最后,再铺上一层还算完整的瓦片,瓦片错落有致地排列着,尽力为棚子提供更好的防雨保护。
远远望去,这些棚子虽显得杂乱无章,
但在这艰难的环境中,却犹如黑暗中的点点星光,给人带来一丝温暖与希望。
县城里这样的棚子随处可见,大多依傍着往昔民居的残垣断壁而建,
它们虽简陋,却成为了这些饱经沧桑的人们暂时的安身之所。
王铭和程雅心中十分清楚,
想要在短时间内将所有房屋都重建起来,
难度极大,恐怕至少还得等上两三个月。
这片饱经战火洗礼的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