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铭站在"破虏号"上,望着逐渐被黑烟笼罩的天空,知道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
朔风怒号,卷起千堆雪。
小侯爷踏着沉重的步伐登上车台,
玄铁重甲上的每一片甲叶都凝结着厚厚的白霜,在火把映照下闪烁着冷冽的寒光。
他粗粝的手指握住一支浸透松脂的火把,
臂膀上的肌肉虬结隆起,猛地将火把掷向三十步外的雪地。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嗤——"
火把划破寒风的声响格外刺耳。
燃烧的火把在空中划出一道赤红的轨迹,犹如一颗坠落的流星。
当它重重砸在冻土上时,迸溅的火星在暮色中格外刺目,照亮了方圆十余丈的雪地。
借着这短暂的光亮,远处地平线上的景象清晰可见
——滚滚黑烟如同一条条扭动的巨蟒,正从四面八方升腾而起,将原本洁白的雪原染成污浊的灰色。
"报——!"
一名斥候踉跄着奔来,单膝跪地时溅起一片雪沫。
"禀将军,东南方向发现三处火场,火势正在向西北蔓延!"
小侯爷抬手掀开面甲,露出那张被刀疤贯穿的刚毅面孔。
他眯起眼睛望向远方,瞳孔中倒映着跳动的火光。
"好个歹毒的计策。"
他的声音透过铁面甲传出,带着金属般的冰冷回响,
"鞑子这是要引地热泉化开冻土。他们算准了我们的冰车最怕暖流。"
王铭的瞳孔骤然收缩成针尖大小。
作为黄州王氏的嫡子,他自幼熟读《水经注》,
自然知道雁门关外三十里处,正是前朝典籍中记载的"火龙脉"所在。
地下热泉如同蛛网般纵横交错,若是被刻意引到地面。。。
这片区域的地质构造极为特殊,源自远古时期的地壳运动。
在地下三十丈处,存在着一条绵延百里的地热断裂带。
热泉温度可达七十余度,在冬季会形成独特的"热岛效应"。
前朝工部曾在此设立"火龙司",专门负责监测地热活动。
据《九边志异》记载,永和七年冬,曾有戍卒不慎挖穿热泉层,
导致方圆五里的冻土在一日之内化为沼泽,吞噬了整个军营。
想到这里,王铭的后背渗出冷汗。
若是冻土化开,这些重达八千斤的橇盾车,
立刻就会变成陷在泥潭里的铁棺材,任人宰割。
"取《九边舆图》来!"
王铭厉声喝道,声音在寒风中格外锐利。
亲兵统领张诚立刻从贴身的牛皮筒中抽出一卷泛黄的羊皮地图。
这张地图来历不凡,是王铭用三十坛陈醋从一位退役老将军手中换来的珍宝。
上面密密麻麻标注着历代戍卒用鲜血换来的地形标记,
有些地方还残留着发黑的血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