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被困在此地!”
王铭眼中寒光一闪。
暴雪和泥泞严重迟滞了这支以骑兵为主、却携带大量笨重火器的军队。
他们被迫在这相对避风的黄沙口扎营,等待道路稍通,再图攻关。
“老胡,带几个人,摸清他们巡逻路线、炮阵守卫情况、取水点!
特别注意那些西夷匠人和炮手活动的区域!”
王铭低声下令,目光如同鹰隼般扫视着整个营地布局。
他要找的,是“黄沙霹雳罐”最佳的投放时机和地点。
接下来的几日,王铭亲自带着精干的斥候,
利用夜色和风雪的掩护,如同幽灵般在黄沙口外围活动。
他们趴在冰冷的雪地里,忍受着刺骨的寒风,
用王铭带来的单筒“千里镜”仔细观察着敌营的每一个细节。
大风军的巡逻很有规律,但大雪和严寒显然也消磨了他们的警惕。
那些西夷匠人穿着明显厚实的皮袄,常常聚集在炮棚附近,
对着那些巨炮指指点点,似乎在进行维护。
搬运沉重的子铳和火药桶的炮手们,动作显得笨拙而艰难。
最重要的发现是取水点。
大风军的主要水源,是黄沙口谷地中央一条尚未完全封冻的小河。
每天清晨和傍晚,都有大量士卒驱赶着驮水的牲口前往河边取水,秩序颇为混乱。
“炮阵守卫森严,强攻硬闯,无异送死。”
王铭在临时挖掘的雪窝子里,对着手绘的简易敌营地图,沉声道,
“唯一的破绽,在他们装填发射之时!
炮口必须开启,守卫的注意力也最集中…但也最脆弱!”
他指着地图上炮阵的位置,
“还有,取水路线上,靠近炮阵的区域,每日人员往来繁杂,或可利用。”
“侯爷的意思是…”
亲卫队长陈武,一个跟随王铭多年的悍卒,眼中露出兴奋的光芒。
“等!”
王铭斩钉截铁,
“等一个天气!等他们试炮!等我们的‘霹雳火种’到来!”
时间在王铭焦灼的等待和雁门关紧锣密鼓的准备中流逝。
终于,在第一批粮草抵达后的第七天,
第二批由陆仙亲自押运的车队,冒着巨大的风险,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穿越了尚未完全畅通的冰雪之路,抵达了雁门关!
车队中,除了宝贵的粮食和草料,更有一批密封在特制木箱中的“黄沙霹雳罐”,
以及随行的十余名关州天工院的顶尖匠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