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这么做的结果,就是纪国储君纪胜过去,直接解决所有杀害纪国官员的家族。
不是杀一个来震慑。
而是杀你全家。
杀一个纪国派去的官员,那就等着灭族吧。
不少贵族觉得纪胜的手段过于血腥。
但震慑的目的果然达到,被纪国派去各个城池推广郡县制的纪国官员,安全得到极大保障。
更多城池发现。
但凡是纪国出身的官员,不论官职大小,不论以前是贵族还是平民,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
那就是要不来多久,此地就会像之前的纪国旧城池,开始往旧城池方向靠拢。
倒是一些有名气的其他国家士大夫,根本不得其法。
两者的执政能力竟然都能形成鲜明对比。
有些抓耳挠腮的士大夫,竟然愿意出高价请纪国小吏过去指点。
没办法,人家有经验,人家更熟悉纪国的模式啊。
而纪国模式,是真的很好。
这个时候,郑锡写出的纪国律法书在士大夫中间畅销。
甚至有人说,学会纪律,那就学会治理纪国。
虽然有点夸张,但天下人都学同一本书这种事,还是极为少见。
在纪凌的建议下,纪律,乃至天下书籍,以后只准用纪国文字。
开始确实带来很多不便,但这种强行改变确实有成效。
各地政务开始有所改变。
公子庆对商税的事同样有了进展。
在他规定的条条框框中,各行各业都出现规范,什么商业行为要交什么税,什么东西允许售卖,什么东西不允许。
再加上他早就对全国各地的货物买卖情况聊熟于胸,开始有针对的布局天下商业。
公子庆确实是商业鬼才,在他统计的各个行当开始有自己的模式。
虽说天下初定,商业还没起步,不过肉眼可见,以后四百四十九城的潜力到底有多大。
五月,公子钦带着农家一众人等分别出发。
他甚至在纪凌的后面,去了所有安稳点的城池,开始教导当地农人种田技巧。
当初纪国旧城池走过的路,现在带着安稳的城池再走一遍。
早已经形成体系的农学在这个时候散发光芒。
农学是由公子钦牵头,以纪凌当初的种田指南为蓝本,认真写了上百种农作物的种植方法。
公子钦的学生更是不少。
现在大家发挥自己的才能,去往全国各地。
他们带来的成果十分显著,五月各地收获,接着就可以种田。
无论是种子,还是化肥,水利,全都慢慢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