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飞没有推辞,坦然地收下了。
“谢大人厚赏。”
王侍郎点了点头,看着眼前这个沉稳得不像个孩子的少年,心中越发喜爱。
他沉吟片刻,又道:“钱财只是身外之物,你的才华,不应该只用在这些地方。”
“本官听闻,你己经考取了童生功名?”
“是,大人。学生去年侥幸通过了县试。”
“好,很好。”王侍郎的笑容更深了,“那明年的府试,你可有把握?”
徐飞心中一动,恭敬地回答:“学生正在用心准备,自当全力以赴。”
“嗯。”王侍郎满意地点了点头,他从笔架上取下自己最常用的一支紫毫笔,铺开一张上好的宣纸,一边研墨一边说道:“以你的才学,通过府试,应当不成问题。
“不过嘛,科场之上,除了真才实学,有时候也需要一点点的机缘。”
他的目光落在徐飞身上,带着几分长辈对晚辈的提携之意。
“明年主持江州府试的学政大人,刘宗源刘大人,与本官是同科的进士,也算是有些交情。”
“本官今日,便为你写一封荐信。”
徐飞闻言,心中掀起一阵波澜,面上却依旧保持着镇定,只是呼吸微微急促了些许。
他知道这封荐信的分量。
这不等于作弊,但它能保证自己的卷子,一定会被主考官亲自、仔细地审阅。
在数以千计的考生中,这本身就是一种巨大的优势。
王侍郎蘸饱了墨,笔走龙蛇,在纸上写了起来。
他一边写,一边对徐飞说道:“本官会在这信里告诉刘大人,我王某人府中,有一少年英才,姓徐名飞,字明礼。”
“此子虽年仅六岁,然胸中有丘壑,腹内有乾坤。”
“于营造之术,可堪比前朝之公输班;于诗书之学,亦不输当世之神童。若假以时日,悉心雕琢,必成国之栋梁。”
他写下最后一句,抬起头,眼神灼灼地看着徐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