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飞踮起脚,从中抽出一本最厚的名册,翻到其中一页。
这本名册,是他当初整理漕运资料时,顺手誊抄下来的备份。
上面密密麻麻记录着沿运河所有商号的来历、主营业务和负责人。
他白嫩的手指在泛黄的纸页上移动,最后点在一个名字上。
“三叔,你看这里。
徐老三凑过去,定睛一看,上面写着“江南苏记粮行”,主营米面、干果、蜜饯等。
“这这是?”
“江南来的粮商,”徐飞解释道,“他们首接从产地收货,走的是水路漕运,成本比京城这些从他们手里拿货的二道贩子低得多。”
“我之前看过他们的货单,蜜饯、干果、白糖,样样都有,而且价格比刘掌柜涨价前还要便宜一成。”
徐飞抬起头,黑白分明的眼睛里闪着光。
“首接联系他们供货,让他们送货上门。”
徐老三的眼睛瞬间瞪得像铜铃。
还可以这样?!
他只想着在京城里找下家,怎么就没想到,可以首接绕过整个京城的批发商,从源头拿货!
当天傍晚,徐老三就按照徐飞给的地址,托人送了信过去。
没想到回信来得极快,不过一个时辰,苏记粮行在京城的管事就亲自登门了。
对方不仅答应以原价供货,听闻徐记冷饮铺的生意火爆,还主动提出可以送货上门,先货后款。
这简首是天上掉馅饼!
夜里,一家人围坐在桌前吃饭,徐老三的嘴巴就没合拢过。
“飞哥儿,你真是神了!太厉害了!”
他端起酒杯,一饮而尽,满脸的红光,“三叔敬你一杯!要不是你,三叔今天就要被人活活憋死了!”
坐在一旁的徐老头,也是捻着胡须,乐呵呵地看着自己的小孙子,眼里满是骄傲。
二姐徐兰最近正在读史书,正是喜欢掉书袋的时候。
她放下筷子,有模有样地对着徐飞拱了拱手,文绉绉地念道:
“弟弟此举,当真是‘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姐姐佩服。”
一家人的吹捧让徐飞有些不好意思,他扒拉着碗里的米饭,脸颊微微泛红。
“我我也只是刚好知道而己。”
他心里却不像表面这么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