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疑声、惋惜声、嘲讽声,响成一片。
而此刻,徐飞却根本不在意这些。
翰林院,藏书阁。
这里是全天下读书人最向往的圣地,藏有海量孤本典籍。
几个同在翰林院供职的年轻官员,凑到了徐飞身边。
他们都是新科进士,本该是天之骄子,可在这个八岁的“前辈”面前,却都显得有些拘谨。
“徐徐大人。”
一个官员小心翼翼地开口,“外面的事,您听说了吗?”
“是啊,陛下这道旨意,实在是唉,您也别太往心里去。”
另一个人附和道,脸上全是同情。
他们都以为,这个八岁的孩子,此刻一定是伤心欲绝。
毕竟,从云端跌落,这种滋味可不好受。
然而,徐飞只是从一堆故纸堆里抬起头,脸上没有半点失落,反而有些疑惑?
“什么事?”
几人面面相觑。
合着这位爷,压根就没关心外面的动静?
“就是陛下将您的殿试,延后了三年。”
“哦。”
徐飞应了一声,然后低下头,继续翻看手中的书卷。
那是一份详细的《大承疆域图志》。
“哦?”
几个年轻官员彻底傻眼了。
这就完了?
就一个“哦”?
不该是愤怒吗?不该是委屈吗?不该是失落吗?
他们哪里知道,徐飞此刻的心情,好到快要飞起来。
殿试?状元?
说实话,他根本不在乎。
对他来说,科举只是一个跳板,一个让他和家人能在京城立足的工具。
现在,目的己经达到。
他有了官身,有了俸禄,爷爷和母亲再也不用为生计发愁。
至于那什么六元及第的虚名,对他而言,不过锦上添花。
顶着那样的光环,他走到哪里都会被人盯着,还怎么去做自己想做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