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稍息!立正!”
“报数!”
“一!二!三!四。。。。。。”
随着指挥员那洪亮有力的口令声,受训学员们迅速而整齐地做出相应动作,嘹亮的口号声在宿舍楼旁的上空回荡着。
在宿舍楼旁的空地上,一名指挥员正站在队伍前方,神情严肃地组织着学员们进行队列训练。
这些学员,都是今年准备到地方大学担任军训教官的学员们。
其中,他们大部分都是大二的学员。
不过,也有少量的大一新生。
在这群学员中,有一个身形挺拔且健壮的男学员格外引人注目,他就是柳擎川。
身高一米八八的他站在队伍中,身姿笔挺,动作标准,展现出良好的纪律性和训练素养。
与他站在一起的,还有他的两个舍友——杨成钢和黄固。
集训半个月以来,主要是集训队列动作。
现在,集训的重点,就是训练队员们可以标准的下达口令。
就在训练进行着的时候,指挥员突然停止了下达口令。
他的目光落在了黄固身上,脸上露出不满的神色。
紧接着,大声呵斥道:“黄固!出列!你怎么回事?这么简单的队列训练都会出错吗?”
黄固被指挥员的突然点名吓了一跳,他一脸无辜地望着指挥员,似乎对自己被指责感到十分困惑。
犹豫了一下,他还是轻声辩解道:“我……我没出错啊。”
这位指挥员的肩膀上同样扛着一道杠,这表明他也是一名学员。
这人叫徐家乐,是大二的学员,因为各方面素质综合比较优秀的。
所以,暂时由他负责这支队伍的日常训练。
另外,他还有一个身份,就是副校长徐怀忠的儿子。(少将、副军职)
徐家乐皱着眉头,向黄固投去嫌弃的眼神,训斥道:“你还没出错?你是怎么复述口令的?普通话都不会说吗?”
“我。。。我普通话挺好的呀。”黄固有些心虚的解释道。
听了黄固的解释,徐家乐嗤笑道:“你怎么好意思说挺好的?啊?就你那普通话,也就你自己认为比较标准吧?”
听了徐家乐的讽刺,很多大二的学员跟着哄笑了起来。
看到他们都在哄笑,柳擎川和杨成钢有点看不下去了。
尤其是为人仗义,脾气直爽的杨成钢,更是开口说道:“笑什么笑!有什么好笑的?人家是粤东人,有一点点口音怎么了?只要口令能听得懂就行。”
徐家乐皱着眉头看向了杨成钢,同样,他也知道杨成钢的身份。
这次,杨成钢和黄固能参加军训,就是因为杨成钢他爸给学校打了声招呼。
徐家乐他们这些大二学员,比大一的多上了一年,自然会有点优越感。
尤其是徐家乐,因为他爹的缘故,在学校里一直都是被人捧着。
听到杨成钢这个大一新生敢顶撞自己,徐家乐斜眼看了下他,没好气的训斥道:“你这话是什么意思,什么叫能听懂就行?”
“我们代表的是学校和部队的形象,口令必须清晰!必须得让所有受训人,都可以听清!
杨成钢很看不惯徐家乐的做派,翻了个白眼,嚷嚷道:“行了,别盖大帽子了!”
“黄固虽然有点口音,可是他的口令你们听不清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