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觥筹交错间,秦大安喝得满面通红,拉着秦思齐的手絮絮叨叨:
"齐哥儿啊,你还记得不?你三岁那年,就旁听,背诵三字经
"
秦茂山则与秦茂才低声商量着什么,不时看向刘氏母子。酒过三巡,秦茂才清了清嗓子,正色道:
"有件事要与诸位商议。思齐既入书院,需要人照顾起居。我意让弟妹留在武昌,就住在我这院子里,也好就近照应。
"
刘氏闻言一惊,手中的筷子差点掉落。她不安地搓着衣角:这怎么使得?太麻烦了
"
"弟妹子不必推辞。
"秦茂才摆手道,
"思齐天资聪颖,将来必成大器。我这院子空着也是空着,你们住下,反倒添些生气。
"
秦茂山连连点头:
"我哥说得在理。齐哥儿年纪小,离不得娘。至于家里的事
"他看向秦大安,
"就由我们多操持些。
"
秦大安拍着胸脯,对着另外一桌的的弟妹说道:
"弟妹放心,你家的地我一起种了!现在思文思武长大了,能帮忙种田了!收成都给你留着!
"
宴席持续到月上中天。当众人散去后,刘氏独自坐在院中的石凳上出神。秦思齐轻轻走到母亲身边,发现她手中攥着一块褪色的布,那是父亲生前最后一件衣裳上扯下的布条。
"娘,你想爹了?
"秦思齐小声问。
刘氏将儿子搂入怀中,声音轻柔:
"你爹若在天有灵,今日不知该有多高兴
"她的眼泪终于落下,滴在秦思齐的发间,
"儿啊,你要记住,今日之荣光,是无数人的心血堆砌而成。白湖村的乡亲,茂才叔,村长的栽培,还有你爹的期望
"
三日后清晨,秦思齐身着崭新的靛青色儒袍,头戴方巾,在秦茂才等人的陪同下前往江汉书院。路上行人纷纷侧目——这个七岁孩童竟是近来城中热议的榜首神童!
书院门前,书院传来钟声悠扬,仿佛在迎接一个新时代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