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同窗性子如此。
"秦思齐不以为意,
"但他勤学苦读,值得敬重。
"
转眼到了第二次月考。这次考的是《大学》义理与八股文写作,题目是
"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
"。秦思齐破题时引用了程朱理学的观点,最后收束到
"慎独
"功夫上。整篇文章四平八稳,既符合科举规范,又不失个人见解。
放榜那天,只有四人得甲。秦思齐位列第一,评语是
"义理通透,文气贯通
";李文焕勉强挤进第四,评语是
"中规中矩,尚欠火候
";最让人意外的是赵明远,竟然得了第三,评语是
"别出心裁,略显浮躁
"。
"这怎么可能?
"李文焕看着榜单,难以置信,
"赵胖子那水平
"林静之压低声音:
"听说他爹给书院捐了五百两银子,修葺藏书楼
"
秦思齐摇摇头,示意他们别说了。不远处,赵明远正得意洋洋地接受跟班们的祝贺,不时朝这边投来挑衅的目光。
八月尾,第三次月考如期而至。这次考的是《中庸》义理加试帖诗,难度更大。考题出自《中庸》第二十章:
"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
"。要求先作文阐释义理,再以
"夏日
"为题作七律一首。
秦思齐在草稿纸上列出提纲:先破题指出
"诚
"乃天人合一之关键,接着分述天道之诚与人道之诚的区别与联系,最后归结到
"至诚如神
"的境界。至于试帖诗,他写了首中规中矩的七律:
"炎威赫赫昼偏长,槐荫深深午梦凉。
蝉噪高林声自远,荷浮曲沼暗生香。
书生不惧暑气盛,圣贤文章意味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