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个怎样的荣誉啊。
许多人眼红了。
就在这时。
娜英工作室跳了出来,“根据华国教育部的收录作品作为教材的规则。”
“我有几个疑问,想请问教育部。”
“第一,也是最重要的一点,作为艺人,必须要身家清白。在这上面,并没有公布关于吴庸家庭问题,这严重不符合规矩。”
“其二,艺人不允许有污点,而吴庸从出道至今,打架,骂人,被拘留等等!”
有文学界的人跳了出来。
直接炮轰教育部。
“一个满身污点的艺人诗词被录入了教材,我们这些兢兢业业在文学界深耕多年清清白白的人,却是次次失之交臂!”
“请问还有天理吗?”
“请问教育部还有规矩?”
“难道这就是所谓的人气和流量?”
“真是讽刺啊。”
“当作品跟所谓的流量和人气挂钩,从而打破了所有规矩,教育还有救吗?”
他叫罗建兴。
在文学界非常有代表性的新一代文学领袖,曾出过《城南往事》,《就现在》等几部非常有代表性的的文学作品。
其中《城南往事》有好几次都入选了最佳作品奖项。
但始终差了一线。
除此之外。
还有许多首现代诗歌,如代表作《一切》,《未来已来》等等。
去年就流传出,《一切》这首诗歌,或许被收录入教材。
但后来不知怎么的不了了之。
罗建兴这次的发言非常愤慨。
作为目前文学界的领袖人物,许多文学界的人也跳出来帮忙说话。
“老罗说的不错。明星,就好好当你的明星,当你的戏子,倘若某天因为人气和流量,从而让自己的作品成了教材,太可悲了。”
“华国从来不缺戏子,更不缺所谓的歌手。缺的是,真正品德兼备的教育家。只有品德好的人,才能教育出真正品德高尚的人来。”
“呵呵,以前我不太喜欢所谓的明星,但今天,我很赞成这位娜英老师说的话,规则呢?”
“不清不白,符合规矩?”
“这件事,我反对!”
“且不论这吴庸的作品如何,单论人品和污点,就不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