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明远听到这话,却啼笑皆非,只哭笑不得看向吉祥。
“难道在你心里,我就是这样的人吗?”
“我想赢不假,却更想赢得堂堂正正!”
吉祥:“???”
他皱眉道:“那您想怎么做?”
“难道真将您的文章送到徐则坚跟前?”
“此次会试,唯有徐则坚能与您一较高下,您当然得想想办法啊!”
宋明远却是摇头正色道:“你当徐则坚是傻子不成?”
“他既有‘江南第一才子’的美名,就能看出他是个聪明的,若我随便写几篇文章给他,他哪里会信?”
“这1000两银子也不是那么好赚的!”
说话时,他己取下书架上自己前些日子所作的文章,选了几篇言中无物的交给吉祥:“给你吧。”
“赚了徐则坚的银子,咱们两个对半分!”
吉祥却不肯接,一副‘我可不会和您一起瞎胡闹’的神色。
宋明远解释起来。
“我也看过徐则坚的文章。”
“虽说我们的文章皆并非文风华丽的类型,但他的文风更典雅醇厚,注重文采与学识的融合。”
“而我的文风则是务实且用,质朴首白,论述简洁有力,没有多余铺陈。
用柳三元的话来说,他的文章里一个多余的字都没有。
人人都说字如其人。
但宋明远却觉得文章更能体现一个人的风骨来。
徐则坚近20年来文风一向如此,如今去揣摩、去临摹他的文章,想要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只怕贸贸然改变自己的文风,并非好事。
换言之,自己的文章写的越好,徐则坚则越会去学习,到了最后反倒会成了个西不像!
吉祥好一通琢磨,这才明白是恍然大悟,连忙拿着手中的七篇文章转身下去了。
吉祥办事一向妥帖,很快就捏着厚厚一摞银票回来了。
只是回来时,他不免有几分生气。
“小的原以为徐则坚为了此次会试是下了血本,没想到也是个舍不得银子的!”
“就在今日,小的要一洒扫嬷嬷去找徐则坚身边那随从,谁知那随从却是讨价还价的,最后只给了4500两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