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术称天子!
&ldo;天子&rdo;与&ldo;皇帝&rdo;的概念并不完全相同,前面已有过说明:所谓&ldo;天子&rdo;是为天之嫡长子,整个天下便是上天将其交到天子手中由其管理,这是在商周时期的便已成形的,而&ldo;家&rdo;,&ldo;国&rdo;概念在那个时代也分别是代表了士大夫以及诸侯地封地;而&ldo;皇帝&rdo;地称号则是由秦始皇统一六国而来,此时古人认为居于天下中心的地区已全被一统,&ldo;家&rdo;,&ldo;国&rdo;统一为&ldo;国&rdo;,而&ldo;国&rdo;又与&ldo;天下&rdo;并合,故而赢政称始皇帝以示其功业之高,而非以前那般依着封建制度,封王以及诸侯于天下。
到了这时,皇帝就是天子,天子同样也是皇帝。这是实际地意义,当然字面上的意思还是不能完全以同一个解释而定论。
所以,袁术因为顾忌于他先后败阵的曹操、刘晔二人,不直称帝号,却间接地以&ldo;称天子&rdo;行称帝之实,这也并非全无可取之处,相较而言也算有得几分精明。
但无论是直接称帝还是这般曲折的想通过&ldo;天子&rdo;之名落得个有余地之事,袁术称帝这个事实是无法改变的!那么现今摆在诸侯面前的,就是如何去应对此事。
由于刘晔留于洛阳的部属原因,故而曹操与洛阳的朝廷百官们一拍即合,最终敲定一切,使得&ldo;天子&rdo;愿意迁于兖州治所许县,这已是在一月初之时,刚刚安顿后百官,并且对&ldo;天子&rdo;执礼极恭的曹操,还未享受到辛苦说服终于&ldo;迎奉天子&rdo;的好处,却立即得面对这么一件令他难以忍受的&ldo;挑衅&rdo;。
本就名义上从属于袁术的孙策,却在接到消息后第一时刻便依着前时他与周瑜所商义对策,宣布了与袁术绝交,与其再无瓜葛的意思,这是天下第一个表态的诸侯。
他接到消息最早,有如此结果并不奇怪。
而曹操便成了第二个,他立即请天子发布了讨逆令,自己再发檄文于天下,就是袁绍处也送去了一份,号召天下共讨&ldo;搞分裂&rdo;的国贼。
&ldo;天无二日,民无二主&rdo;,这等大事当然没有妥协可讲!而刘晔也是第一时间作出了反应,立时宣布接受曹操的檄文,并约见于吕布,要其共同参加,与曹操一道结成讨袁主力,共攻于淮南。
有意思的是,孙策也接受了这个檄文……
卷八:刘曹联盟第二四章刘晔封王
&ldo;叔父,此处袁公路之事虽然是招得天下人之嫉,只是为何人人响应却不见立即出兵?&rdo;
化名&ldo;刘王&rdo;的刘协在刘晔亲书手信付于吕布,教他也参与此次&ldo;讨袁之事&rdo;后,却是按照前时交待的称呼疑惑地问道。
关于曹操能够迎奉到&ldo;天子&rdo;之事,虽然个中有些曲折,但结果依旧如刘晔先时所料那般,经过四月的周旋,终于使得曹操希望成真,天子因为洛阳不堪于成为&ldo;复兴汉室&rdo;之资,故而与百官离开洛阳,迁都于许县,并将此地改称许都,以示都城之意。
曹操迎接到天子的时机发生变化,有刘晔入主徐州也使得袁术周边的势力与以前不同,各种变化加在一起,当然不可能再如以前那般的发展。
刘晔从利用&ldo;先知&rdo;走到现在,已经算是&ldo;功德圆满&rdo;,而历史发生的改变不小,以后所有的事情也将如袁术之事一样,无论是时间还是细节都会有极大的改变,如若刘晔先前没有过努力学习而想着只凭自己穿越而来的各种长处,只怕永远不可以到达现今这种高位。
&ldo;用兵忌讳极多,天时不许便是其中一项。今天降大雪,道路难行。而淮南一地又是水网密集,并不利于骑兵展开作战,故而此地虽然无甚天险,却也可算得易守难攻之所。袁术敢于称天子,这明显的分裂国土,以图弱化汉室影响之用心昭然若揭,无论真心为汉之人,还是别有用心之诸侯,都不会选择在这个时候与其同流合污。至于其兄袁绍,虽然他等兄弟翻脸相攻。但毕竟有骨血之亲,故而此事袁绍却是可以选择回避而不作表态。&rdo;
对于跟在自己身边四月有余的刘协,无论是学习进度还是为人方面,刘晔都是极为满意的,对于他的问话当然也是极为详细的作答。
而知晓刘协身份地郭淮,也在刘协的刻意拉拢下关系与之颇为亲密,两人无论公私场合多会一起聚合商议,将一个刘晔作出的决议依着自己理解说明,这样的互学互进,其结果自然是两人进步都很快。对于这样的结果,无论是作为&ldo;老师&rdo;的刘晔,还是作为&ldo;学生&rdo;的刘协,都是极为满意的。
从刘晔这里,不太通于军政诸多大事细节的刘协,却敏感地发现了刘晔确实没有多少野心。他自己虽然年少,但处于帝位已有将近七年。对于直观一人有无野心却也有几分把握……
刘晔原本对于这位名传于外的天子并不抱太多希望,或者说他本就对于让一位将临君王者完全按照他地思路行事,并无多少奢望,原因很简单。无论如何落难,天子还是天子,固有的一套观念经过数百年沉淀,也并非短时内能够被他所影响改变!
故而早有前时有荀或提出&ldo;迎奉天子&rdo;计策时,刘晔依旧同其余诸侯一样,是将刘协看作为一张极其有用的政治牌。反而对于他究竟能否成为一个明君不抱太大希望,对于自己的理想实现步骤,刘晔也是将筹码押于一位能够从小便能受他影响教导出的皇位接班人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