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十天之后,当他再得到回报,刘晔大军入高句丽,绕开由北至南不少的关隘,一日这间攻克宽甸的消息后,便再也坐不住了。
公孙度经略辽东十余年,对于外族的态度可谓强硬之极,除了利益所需联合的少数部族外,其余或驱逐,或灭族,在外族人心中,是不比公孙瓒更讨厌和畏惧的角色。而这些外族之中,与辽东郡直接相接,基本建立国家形态的高句丽更是纠葛极深。
早在公孙度之前,两地便已经暴发过无数次大小规模的攻杀,可以算是真正的世仇。不过高句丽武备并不如何强盛,如若不是地形复杂,不便大规模用兵其中,只怕早就彻底灭国了。
公孙度掌控辽东后,两地形势更是恶化,相互交战攻袭无数。正是因为对手仅是难缠而非强大之极,故而公孙度并未将最精锐的部曲放于边境防守。在他一直以来的应变中,都是以血还血,以牙还牙,吃了亏再去打回来便是。
现在情况却是,由于刘晔岳父刘虞的&ldo;老好人&rdo;作派名声在外,故而一直以来并没有太过出格动作的刘晔,也被这些外族视作合格的接替人而心安理得地偏向。所以公孙度吃了个大亏,看着地图上宽甸这处战略要地可随时攻击辽东郡腹内各处,或者直接大军攻击治所西安平都是便利之极情况,公孙度直感到眼前一阵发黑。
如果这还不足以打倒他,那么,紧接而至的紧急公文便成了最后一根稻草‐‐
&ldo;报主公容禀,日前公子亲自领兵围剿西安平残兵余孽,岂料中途被为祸多年的巨匪白狼寨倾全寨之兵伏击,康公子下落不明,自身所带三千军士仅有数十人走脱回报。而现今白狼匪与渐渐集合成团的幽州兵,以及大小匪流合聚,超过两万兵力围攻治所,盼主能立提大军回援解围……&rdo;
莫名其妙是公孙度手下一干人最直接的想法,前几日还来报一切安好,又抓捕残兵多少以充青壮苦力云云,怎么毫无征兆地就形势大变了呢?
公孙度不知道自己是如何静静地听完书办颤声的朗读,也不知道具体何时头晕目眩下直接失去意识,只在渐渐清醒后清晰地感觉到自己怕是大难临头,现在剩下的只是苟延残喘时间的多少而已……
西安平的有组织进攻的兵力自然不是凭空变出来的,早在那一日狂风骤雨之下千辛万苦方才安全登陆,而对仅剩两千缺衣少食,兵器不全的属下之时,张飞便与受了轻伤的戏志才仔细地商议了对策。
如此大规模的兵士聚集,想长时间瞒过敌人显然是不可能的,故而两人很快就结合自知实际情况作出了决定。
首先将丢失了武器,并且感染了风寒的五百士卒集合起来,对照兵籍再选出两百零五个家有牵挂,从军已过数年,算得上知根知底的士兵,令他们以人数自由组队,离开大队四散而出,无论是抢夺粮食度日,还是其它,怎么能把这个稳定的兵方搞乱就怎么弄。
而剩下的大部份士兵则分化为或数十,或数百的大小队伍,趁着前面小部份士兵将当地驻军搞乱的良机下,前往早与刘晔有过联系的山匪驻地。
行程自然不会一帆风顺,而最终来到山匪们的乐园白狼山脉之后,大小匪流们也不是想像中那样热情相待。原来这些匪众们前身或是来自中原的流民,或者草原上零散被灭后的部族余孽,也有穷凶极恶的通缉罪犯,以及黄巾余党,成份复杂、山林之中大片战略空间可进退,最重要的是他们都没多少油水,经常靠劫掠百姓度日,自然使得原本根基不稳的公孙度不愿作&ldo;亏本买卖&rdo;来下定决心清除。
这些人之中也不乏在外间打探消息的耳目,故而在知晓比公孙度强大许多的刘晔有意进取辽东后,便派出手下与刘晔联络,表示愿意&ldo;适当&rdo;地给于王师大军以帮助。
如若不是自身兵力不足,粮草难以自给,张飞与戏志才也不会想到利用这步闲棋。
当他们发现白狼山脉中情况之复杂超出意料,郑重作出比较之后,很快就作出了扶植原本就势力较大的黄巾余部白狼寨的决定,整训数日,张飞便与白狼寨主何金一同分领属下出击,将顽固不化,不愿接受收编的大小山寨尽数扫平。
仅仅十日间,得到强力外援的&ldo;地头蛇&rdo;白狼寨便横扫全境,实力比先前扩大数倍,而有管亥与何金原本同属张角亲卫,知根知底,真心想要投靠的这层关系。张飞与戏志才在经历出人意料之外的台风打击后,终于又有了执行原计划的兵力资本。
接下来的事就更简单了,丢掉一切不需要的物资,舍弃&ldo;老窝&rdo;的白狼寨&ldo;义军&rdo;们,拖家带口,颇有黄巾一贯风犯,在张飞所领的正规军协同作战下,以泰山压顶之势直扑公孙度老巢西安平,因为张飞已代表刘晔同意他们若是能攻下西安平,那么这里就将是他们新的家园
在这种狂热的兴奋态度下,他们甚至于连遭遇公孙康亲领兵士击败之后都没仔细盘问,而是依着&ldo;特殊情况&rdo;条例,将带给他们不小损失的老对手们全数杀死,使得公孙康成为了辽东战事开启后,现时公孙度方面战死位置最高,也是最郁闷憋屈地一个。
前因后果公孙度已经没有机会明白这些了,甚至于自己儿子公孙康是生是死都无法得到确切的消息,原因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