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有不庭,王其讨之;若有外患,王其御之。
布告天下,咸使闻知。
钦此!
贾琮原以为,皇帝庆云北第一个要封赏的人,不是磐国公那就是忠顺亲王。
但是,贾琮万万没想到,皇帝庆云北第一个要封赏的人,居然是那个投靠大虞的鞑子族长。
对投靠大虞,带着征北军直捣草原王都的那些鞑子,贾琮自然知道。
这些鞑子从一开始,到大战结束,只是带了路而已。
决战之时,磐国公根本也不敢用他们,故意调走他们。
没想到,最后功劳最大的居然是投靠大虞的鞑子族长。
虽然有些意外,但贾琮又想了想,又不觉得有什么不对。
换做贾琮是皇帝,恐怕也会这样做。
千金买马这个道理贾琮还是懂得。
而且,皇帝庆云北封赏鞑子族长的地盘,就是加雁关外的那一片草原。
很明显,这是要当做缓冲地的。
当圣旨宣读完后,就见一个身着大虞服饰的络腮胡大汉,满脸通红的朝皇帝庆云北跪拜。
此人用蹩脚的大虞话,对皇帝庆云北跪谢道。
“臣……蟹蟹……陛下!”
看到这一幕后,贾琮心道,难怪刚才自己没发现。
原来,这个鞑子族长居然穿上了大虞的服饰。
可以啊,居然如此讨好皇帝庆云北,就是不知道是真心归顺,还是假意归顺。
贾琮和鞑子族长见过几次,但没说过话,毕竟语言不通。
光靠看,贾琮也看不出这位投靠大虞的鞑子族长,到底有没有反骨。
看鞑子族长一脸通红的模样,显然是对皇帝庆云北给他封王的圣旨无比满意。
也是,原本只是草原上的一个几万人部落族长,如今一下子变成了归义王。
这身份一下就来了鲤鱼跃龙门,哪怕明知他的地盘可能是个缓冲地,也会义无反顾的跳进去。
一上来,就封王。
皇帝这魄力,真是不凡!
贾琮觉得,按照这般力度,磐国公会不会封王?
大虞朝立国之时,就封了四位异姓王,之后的百年中,有两位也活着封王了,还有好几位死后追封王爵。
大虞朝并不吝啬王位,没有直接卡死。
所以,封王并非不可能。
只不过,贾琮深想过后,觉得磐国公封王的条件还差了一些,可能性不大。
之所以如此想,原因也很简单,那就是此番出征草原,只是击溃了鞑子大部分实力,并没有直接将鞑子彻底剿灭。
没能杀死或者抓住鞑子可汗,甚至鞑子左贤王都没能弄死,显然功劳不够大。
大虞朝虽然不会吝啬王爵,但也不可能随手就送的那种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