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王府后宅正院为澹怀堂,前有三间小厅,后是五间上房,两侧的游廊下,挂着数笼鸟雀,有画眉有鹦鹉,几名身着粉绿长裙的女使正在逗着鸟雀,见到孟裴入内,急忙退到廊子两边,向他行礼。
孟裴缓步进入正堂,从里面迎出一名年轻妇人,面容姣好柔美,眉若远山,眸似秋水。身上穿了件雅致的淡藕紫色蜀锦海棠花宫装,披着贴金牡丹芙蓉披帛,头顶梳随云髻,发间斜插一朵白玉牡丹,一见孟裴便轻轻笑了起来:&ldo;二郎,你回来了。&rdo;
孟裴上前行礼:&ldo;母亲。&rdo;
端王妃微笑道:&ldo;快坐吧。&rdo;
孟裴起身坐下,女使入内送上热茶。端王妃看着那名女使退出去,轻声道:&ldo;过几日世子就要回来了。&rdo;
孟裴端着茶盏的手不由微微一顿,接着淡淡道了声:&ldo;知道了。&rdo;他托起茶盏吹了吹,慢慢地喝着。
端王妃看着他沉静的侧脸,在心底暗暗叹了口气。
如今的端王妃孟薛氏,为开封薛氏长房嫡女,排行三。原是端王侧妃,并非端王世子孟赟的亲生母亲。
端王第一个王妃高氏生下孟赟后不久过世,端王妃一位空置,一年后薛氏有孕,端王为其请封册立,这才成为端王妃,半年之后,孟裴出生。
孟赟自幼丧母,由薛氏抚养。两个孩子她一视同仁地培育抚养,对于孟赟可能还更尽心妥帖一些。
然而尽管孟裴比孟赟小了两岁,随着他年龄增长,两人之间因年岁而产生的差距渐渐消失。不管是开蒙也好,学六艺也好,孟裴在许多方面,都表现得比年长的孟赟出色。孟赟也是极为优秀的儿郎了,可只要与孟裴一比,便什么都要差着一点。
孟赟过了十岁,眼看将要十一的时候,端王仍然没有请封册立世子,之后孟裴两次遭遇意外,险些丧命。
薛氏心底隐隐觉得这两次&ldo;意外&rdo;与孟赟有关,却并无明证。遂向端王提及册立孟赟为世子之事,端王对此却不置可否,第二日成然便被派到孟裴身边。
薛氏无奈,只能叮嘱孟裴身边的女使侍卫都加倍小心,又教才九岁的孟裴学着收敛谦和,不要锋芒毕露,凡事尽可能让着他长兄。
然而孟裴经历过这两次意外后,并没有像薛氏教他的那样变得谦和隐忍,反而行事变得疏狂任性,屡屡出错,接连被端王重罚过几次。
这之后平安无事了两年,直到孟赟十三岁生辰前,太后传端王入宫长谈,端王才请封册立孟赟为世子。自此,薛氏的心终于安了下来。
薛氏在心底低低叹过一口气后,想换些轻松的话题来说,便微笑着问道:&ldo;今日你不是与向彦怀轩他们相聚么,怎么这么早就回来了?&rdo;
孟裴摇头:&ldo;临时改了,明日再和他们相聚。&rdo;
薛氏诧异问道:&ldo;为何临时改了?&rdo;
孟裴一想起那偷儿脸肿得犹如猪头般的模样,就觉好笑:&ldo;正去的路上,偶遇文相夫人与文小娘子,便与他们改约了。&rdo;
薛氏听他提及文夫人,点点头道:&ldo;今日文夫人刚送来拜帖,说是过几日要与文小娘子一起来,想不到你却先遇上她们了,还真是巧。&rdo;
她见孟裴神情本来沉静无波,提起这事嘴角却带了笑意,不由心中一动,笑问道:&ldo;可发生了什么事吗?&rdo;
孟裴笑着道:&ldo;我着人去向怀轩他们传话,改约明日再聚,向彦却不肯罢休,拉着怀轩找到正店里来,还冒冒失失地闯进阁子里去,怀轩拉都拉不住他。那冒失鬼见到里面坐着的文夫人才傻了眼,最后灰溜溜地退出去,被我与怀轩一顿数落。&rdo;
薛氏一听原来是这事,轻笑道:&ldo;单家大郎这性子,也不知像谁,单知事与他夫人明明都是稳重之人啊。&r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