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扫了整个大夏。
说起来,这还是政委的功劳呢。
想到这里,苏长青还真想多谢一番自己的老同学了。
要不是他的大力举荐,政委会不会来到五台山根据地。
还要两说呢!
“战斗力下降是可以接受的,经过战争的洗礼。”
“我军战斗力便会大大增强,这一点。”
“我并不怀疑!”
“如果加上其他根据地的兵力,我八路军目前的兵力有多少呢?”
苏长青突然提出了一个极为感兴趣的问题。
苏长青记得在百团大战期间,八路军的参战部队达到了105个团,总兵力约30万人。
而新四军的兵力在1939年底统计为约人。
因此,八路军加上新四军的总兵力大约为:+
至于具体到底有多少。
还是很难说清楚的,这些估计也只有总部首长们知道一个大概。
甚至总部首长都摸不清楚。
就像电视剧《亮剑》中的李云龙一样,在攻打平安县城之前。
他都不知道自己的部队,已经超过了一万。
一个团!
愣是变成了一个师的编制。
就连楚云飞,也为八路军恐怖的扩编速度感到极度的震惊。
不过!
特一纵所在的五台山根据地,扩军十万。
而且还是在39年。
这绝对是个极度可怕的数据啊。
“目前的情况并不清楚,从各部报上去的数据,应该不会太少。”
“只不过我们五台山根据地的群众基础更好,同时由于工厂、医药、纺织等领域的盈利,足以支撑更大规模的军队。”
“所以扩充速度,比之其他根据地速度更快。”
“关键是我们的兵工厂生产的武器装备,完全可以自给自足。”
“这是其他根据地办不到的。”
“我们甚至能够对其他根据地进行支援。”
“如果不是有意限制,再加上对其他根据地的支援,五台山根据地的兵力只怕会更多。”
对于这个问题,政委也是有更多考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