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锦道:“只是看着玩的。我并不懂什么医术,不能给人诊病。只是给自己人调养下身体,也许还行。”
阿诚道:“将军的藏书,能借阿诚看看吗?阿诚就在这书房里看,不会拿走的。”
听了阿诚的话,黎锦眨眨眼睛。
阿诚的这番话,一听就是借来书、浏阅惯了的人,会说的话。
为什么要强调“不会拿走的”呢,因为书借出去之后,基本就别指望对方归还了。
好一些的情形,借阅个一年半载的,忽然想起来,再还给你。
糟糕一些的情形,被借走书的人,得去借走书的人家里软磨硬泡,直到对方受不了,亲自翻箱倒柜总算找到了,才还给你。
最糟糕的情形是,好不容易厚着脸皮到了对方家里,对方一脸茫然,追问再三,来了一句“可能是被张三李四借走了吧”,然后就没了后续。你就这样损失了一本书。
书这种东西可是很贵的!
不论是在大夏,还是在西洋东洋,书都是比较奢侈的一种东西。
借走一本书不还,给对方造成的经济损失,相当于赖掉一笔小账。
甚至,比借钱不还更过分。
钱没了可以再赚,一本珍品的书没了,那就是再无弥补之法了。
不过,黎锦自己,倒是没遇到过这种情况。
她朋友本就不多,后来当了将军,就更没人有理由找她借书了。
藏书之人,都讨厌被人借走书。只允许“不拿走、当书籍主人的面看看”这种说法,其实是黎锦看书的时候知道的。
黎锦听到阿诚对自己这么说,倒觉得很是有趣。
阿诚真乖巧伶俐啊,是生怕借走了书,黎锦会不高兴吗?
其实,以黎锦与阿诚的关系而言,阿诚便真借走了书,又能有什么问题呢?
他本来就住在黎锦身边,莫非还能为了不归还几本也没有那么值钱的书,逃亡不成吗?
这听起来倒像是外国的“悬疑解谜小说”里的剧情。
黎锦觉得,就算自己有可能由于某种原因,被卷入到这种传奇小说式的剧情中,阿诚也不可能为了几本书背叛自己吧。
她对阿诚的人品还是很放心的。
不如说,如果她忽然知道,就连阿诚这个人都不值得信任的话,黎锦就要怀疑自己迄今为止的全部人生了。
因此,黎锦非常清爽地对阿诚笑了。
“没关系的,阿诚用不着这么小心。就算阿诚把书拿到你房间里去看也没问题,我难道还会担心你借走了之后不还给我吗?”黎锦这么说道。
“那么,就谢谢将军了。”
阿诚走近书架,从书架中拿出了一本论述药材的著作,读了起来。
如刚才的对话内容一般,阿诚果然对医学或是药材感兴趣吗?为什么会这样呢……
黎锦感到意外而又迷惑。
既然阿诚在读书,黎锦便不能同他聊天来打发时间了。
黎锦心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