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这几天,陈远基本每天都要出门一趟。
却不是去串门拜年,或者象以前一样和狐朋狗友喝酒赌钱。
而是趁着过年,每家都会破例买瓶酒待客,正好挨家挨户收酒瓶。
食杂店回收酒瓶一个二分,陈远出五分。
谁家也不会放着多出来的三分钱不要,非要送去食杂店。
却也好奇他收酒瓶要做什么。
陈远却含糊其辞不肯透露,只说自己有用。
渐渐村里人开始脑补传闲话,说他穷得连酒都喝不起,收酒瓶充面子。
王翠花听到这些闲话,跑来告诉苏月。
“这些人就是吃饱了撑的,别人家有个什么事都要拿来嚼说一通。”
其实她也好奇陈远弄这些酒瓶回来做什么。
苏月不想瞒着她,带她去看陈远用酒瓶做出来的那些小物件。
“过年那天倒是赚了几个钱,可是谁家能经常买这些东西。”
王翠花念头除夕夜的“一饭之恩”,对陈远改观不少,劝苏月。
“他愿意弄就弄吧,总比出去赌钱喝酒强。”
话是这样说没错,苏月也就不再操心陈远的事,和王翠花商量,元宵节去镇上摆摊做生意。
“别的我们也不会,买几张红纸扎几个灯笼,再做些头绳之类的,好歹赚几个灯油钱。”
王翠花听得心动不已。
“你摆过一次摊,倒是长进了。”
“我那里还有几张红纸,不用买了,我去拿来我们现在就做。”
陈远几乎把全村的酒瓶都收了回来,便专心做物件。
屋里,苏月和王翠花扎灯笼。
赶上吃饭时间,苏月便留王翠花一起吃点。
起初王翠花还不好意思,苏月说什么都不放她走。
“平时你没少送粮食,你吃的都是你送来的,再客气我不理你了。”
王翠花这才留下。
和陈远也渐渐熟络起来,偶尔聊上几句,也不再象以前一样冷嘲热讽了。
元宵节那天,陈远带上自己做的物件,和苏月、王翠花一起去镇上摆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