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沅湘的视线在姜宁的脸上转了一圈,“姜清,这衣裳你可还合身?”
“今日太过匆忙,只好在最近的绸缎庄临时选了一身素纱料子做的成衣,也不知你穿不穿的惯。”
“这衣裳很是妥帖,还要多谢你的一片心意。”姜宁笑着道谢。
“我听说,长安新出了一种叫做水纹绸的料子,不仅柔软光滑,做成衣裳上身,行走间还流光溢彩,如水波一般。”
沅湘一脸艳羡:“姜清你从长安过来,可有见过这水纹绸,是不是真像他们说的这样好看?”
姜宁微微扬起嘴角看了她一眼:“这都是女儿家喜欢的东西,我却是未曾见过,若是舍妹还在……”
说着,姜宁的神情低落了下去。
“抱歉,是我说错了话。”
沅湘见此内疚不已,见店家端了汤饼,连忙递了筷子说道:“汤饼做好了,大人,不,姜清,你快尝尝。”
“不必如此。”姜宁苦笑着摇了摇头,也不再多言,从沅湘手中接过了筷子。
一碗汤饼吃完,二人这才一路走回了县衙。
“大人。”县衙外守门的两名衙役恭敬唤道。
姜宁应了一声,正想要往里走,余光看到他们脸上神情,想了想,转过身停了下来:“你们是有什么想说的?”
二人你推我,我推你,最后站出来一个,不好意思的憨笑着问道:“大人,听说您已经找到了凶手,这,怎么就您和沅姑娘两人回来。”
“听说我找到了凶手?”
姜宁挑了挑眉,低低的重复了一遍,和沅湘对视一眼,又看向衙役:“听谁说的,那人有没有说凶手是谁?”
“就,方才,我娘的手帕交的儿子的娘子的岳母路过这里,同我说的。”衙役道,“她听人说,大人您去了那丽娘的家里,还待了许久,她肯定就是杀害刘老三的凶手。”
“你现在跑一趟,去找那个手帕交的……”
“我娘手帕交的儿子的娘子的岳母……”衙役提醒道。
看着一旁憋笑的沅湘,姜宁轻咳了一声:“对,就是她,去问问,她是从谁那里听来的,看看能不能找到第一个传话之人。”
“是,小人这就去!”衙役领命之后向外跑去。
大约半柱香之后,衙役气喘吁吁的来到二堂。
“大人,小人问清楚了,最先传话的是丽娘的邻居,吴王氏,小人已经将她带回来了,大人可要问话?”
姜宁满意的点头:“先把她带到堂上,我稍后就到。”
“是,大人!”
“你是想先吓一吓她?”沅湘猜测道。
“不错。”
姜宁笑着拿起茶盏,又在二堂拖延了一会儿,这才和沅湘往正堂而去,等见了那吴王氏,果然正是当时在陈香丽家张望的妇人。
“吴王氏,你可知罪?”
那吴王氏站在堂上,等了这许久,早就心中惴惴,此时一听姜宁的厉声责问,立时就扑通一声跪在了地上,不住的磕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