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转眼,就到了马渊赴任捧日军左营指挥使的日子。卯时便起床洗漱。食过朝食,在小桃与小兰的服侍下换上了御赐山文甲。
“我上任左营指挥使,平时就在军营内督促训练,不到休沐的时候,不会回府,如果平时有我亲兵队的人来寻帮助,小事你们自可做主,你们处理不了的事情,就派人去通知我了,我会想办法处理,马渊道
“知道了,少爷”小桃道。马渊点点头,转身跨上战马。领着几名护卫前往捧日军左营。
马渊领着众人出了广安门,首奔捧日军驻扎地。一路疾驰。远远便看见了军营。距离营门一里的地方,王大带领亲兵们,列队整齐,在等着马渊。
“都来齐了吗,路上可遇到麻烦”马渊道
“没有少爷,一切安好,弟兄们,都己经准备好了”王大道
“那就好,随我入营”马渊
说着,便驱马向前。到了营门口,守卫检查过官印,见是新上任的指挥使,赶忙放行。
马渊进入营中,发现士兵们虽队列整齐,但精神面貌却略显疲态。他皱了皱眉,心中有了主意。
来到营帐,马渊召集了左营的各级将官。他扫视众人,严肃道:“从今日起,我便是你们的上官了,我不知道你们以前是怎么训练的,但如今局势复杂,军人必须时刻保持最佳状态。从明天我会重新制定训练计划,以更好提升大家的战斗力。”将领们听后,面面相觑,随后纷纷点头称是。
随后,马渊又详细询问了营中的情况,包括军备物资、士兵伤病等。
他一边听,一边记录,打算尽快解决这些问题。处理完营中事务,天色己暗。
马渊走出营帐,看着营中灯火通明,暗自下定决心,一定要让自己带领的左营尽快成为心目中的精锐之师。
马渊打开兵册,清点兵员。此时一队队头前来拜见,马渊让他进入营帐,
“启禀指挥使,下官曾是广平伯麾下的一名十夫长,积功得己升任左营一队队头,同僚们知道我与伯府有些渊源,让我来讨个人情。左营兵册兵员有3000人,但是军中实际只有2040人,空额兵员被前任指挥使吃了空饷,余下的军官,虽然也吃了一点空想响,但没有他们严重,现在希望大人给他们一个改正的机会。”队头道
“左营3000人马竟有1000人的空额,捧日军上下都是如此吗”马渊道
“倒也不是如此,捧日军其他营空额在几百人,只有左营空额较大,要不然大人也不会得到左营的位置了”队头道
“我说嘛,本来说只是一个都尉,最后竟落了个指挥使,感情这是个烫手山芋,既然事己至此,你去跟他们说,让他们补足自己队伍的兵员,3日后,我会重新招募新兵,补上空额,到时候我会让将士们开始小比武,按低级官职来,九品官职尽可挑选,他们中受不了的,尽早走门路调走”马渊道
“明白了,下官告辞”队头道
亲兵队正王大听了刚才的话,欲言又止。
“怎么了?你有什么想说的吗”马渊道
“少爷,不知道亲兵队可否参与小比”王大道
“可以,此次小比不论出身,不论品级,按才取能,奉行能者上庸者下的规矩”马渊道
“多谢少爷”王大抱拳道
马渊由检查了一下左营兵器,铠甲的数量。黄册写左营盔甲中铁甲500副,皮甲1200副,共计1700副甲。破损铁甲300副,朴刀1500把。长矛800。长弓500。弓箭2万支。战马200匹。粮草5000担。猪肉1000斤,其他物资不计其数。
将领们得知消息后,有门路的将领纷纷去找关系调离左营。怀才不遇的则是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希望在小比中获得一个好的名次。
次日凌晨这个消息全营皆知。士兵们将信将疑纷纷前往上官处求证。证实消息为真后,大家都纷纷加强训练。
马渊此时正在捧日军威武伯帐中。威武伯:“你小子刚来第1天就闹出这么大的动静,一大早就有人来我的帐中告状,说你目无上官,这么大的事情怎么不提前通知我,不过这都是些小事,我与你父乃是世交,左营的情况我也了解,官家询问我人选的时候,我就趁机推了你一把,反正你也是武勋之后,营指挥与都尉的官职对你来说都差不多,这件事你放心大胆的办,告状的人我己经处理了,只是军中暂时没有多余的银钱给你,你父亲己经跟我打过招呼,你左营以后的军饷按时发放,绝不拖欠,你领我的条子去军需处,补充一批军械粮草,也算我这个世伯对你赴任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