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檀点头,到时候还要吵架呢。
现在都吵不完的架,秦国的锐士营打仗,一路上摧枯拉朽,短短五年就扫遍六国,大家都处于不能回神的状态,但文人浑身上下嘴巴最硬,你可以杀头,但是嘴巴不能闭上。
偏偏现在不杀文人了,大家试探几回,也找到底线了,知道不会死以后,那架吵的就更加火热了。
苏檀有幸听了几回,只觉得吵的耳朵疼。
是真耳朵疼。
他们引经据典,说得生气了,各国方言频出,菜市场都没有这么热闹。
但是看着拿上来的成果,他倒是不说话了,还不错,大家吵闹归吵闹,还在认真给本国谋福利。
一切以民生为主,就这都可以了。
苏檀看着手中的小札,是楚国人写的,边上还带着大篆的翻译,他看着就觉得,书同文势在必行了。
七种文字,虽然同出一源,但各不相同,看的他眼睛疼。
“要求楚国三年不纳税?”苏檀瞪圆了眼睛。
那祖国建设靠什么,喝西北风吗?
苏檀叫楚王过来,他捏着眉心道:“你当真叫楚国不纳税?”
楚王挑眉,不阴不阳道:“这是秦国的文臣商议出来的,和我楚王有什么干系?”
他现在这个楚王,就是个楚王,只有一个王府那么大点的权利。
楚王和楚王也是不同的,他心里有怨气,苏檀也知道,因此并不生气,只低声解释:“且不说税一已经是减免又减免的额度了,再说,收税只收秦朝下发的种子,并不收寻常的麦子等,秦朝下发的玉米种子,若是老手来种,如今已经亩产一千多斤。”
“而新手来种,平平无奇也能得千斤。”
“就算税一,能落近千斤在家中,如此一来,你仍旧要楚国不纳税吗?”
楚王:?
他刚才的刺头表情,在苏檀描绘的场景中,表情逐渐变得凝滞起来。
“亩产千斤?”他像是听到了什么笑话。
“不可能,根本不可能。”
苏檀有些意外:“我还当你知道呢?”
楚王是知道,但是他觉得那是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就是一个猖狂的噱头,谁能想到,竟然是真的。
“你要是不让收税,那我们真不收了啊,只是有些优惠政策,楚地就不能享受了,你知道的,就算是躲得过一时,也躲不过一世,楚地终究要插上秦朝的黑旗。”
苏檀笑眯眯道。
楚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