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女郎回府。”张良连头也不回地吩咐一声,他随身带的侍从得了张良的吩咐即应了一声表示记下。
刘邦和吕雉已经上轿准备回宫,刘元和张良那样一前一后的出来,张良问道:“公主如何知道良对流荧服有所了解?”
“武先生曾经提过。”刘元能知道确实是多亏了武朝,武朝先前毕竟和张良相处了有一段时间,有时候无意说起一些事,武朝记下了。
偶然又将此事说给了刘元听,刘元听了一耳朵也记在了心上,这不就直接问到张良的身上。
张良一听道:“那不过多年暗渡陈仓时我曾与武兄提过的话,没想到武兄会记在心里,更没想到公主殿下也会记着。”
“听过的事见过的人都得放在心上,谁也不知道将来这些事这些人会不会让你得到什么。”刘元算是与张良解释了方才张良的感慨。
张良轻轻一笑,“方才听公主殿下说服人,良深表佩服。予人所需,引其所欲,奋而战之,殿下对墨家的人志在必得。”
刘元摊手道:“天下一统,百废待兴,想让百姓过上好日子,想让大汉长治久安,就得纳天下有能之士,请他们都出来帮忙才行。”
理由都是真切的,刘元也相信张良明白她此举的用意,这是对大汉,对天下百姓都是极好的。
张良朝着刘元作一揖道:“殿下心怀天下,心怀百姓,良敬佩之。新朝刚立,天下人瞩目,殿下想好了?”
问的是刘元今天所作所为,刘元自信能承担得起后果。
“为人君者,一心只为百姓,因而要求天下臣子亦心存百姓,告诉臣子何当为之,何不能为,有错?”刘元这样的回答何尝不是替刘邦在回答。
“凡事说清楚,讲明白了,第一次错能够放过,第二次,第三次就该出手教训了,留侯觉得这样不对?”问题总是一个个的丢出来,张良……
从前的人谁会告诉你什么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啊,看你不顺眼,觉得你冲犯了他的利益,直接就动手取人性命的不知凡之。
为人君者,又有哪一个真像刘元说的那样明确地会告诉臣子你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
“公主殿下的想法极好,可是公主殿下觉得自己当真能够做到?”张良微微蹙紧了眉头,对刘元想做这样的事不太确定刘元是不是真的能做到。
刘元也笑了,“不做怎么知道自己能不能做到。还没有做就觉得自己什么都做不到,留侯不是这样的人,我也不是。”
这趁机夸上张良,对张良的品性表示肯定,张良轻轻一叹,“殿下的意思良已经明白了。”
刘元只是做了自己想做而又认为自己该做的事。
“可是殿下的意思就代表了陛下的意思?”张良点出最关键的一点,刘元虽然也是君,却不是天下之君,如今的天子,当今的皇帝是刘邦而不是刘元。
不错,刘元心中坦荡,直言不讳,无论是对君或是对臣刘元都坦荡无比,但是刘邦呢?刘元想过自己的想法为刘邦所容吗?
“留侯能对我说这番话,我很高兴。”刘元笑着感慨,看着张良的眼神里里外外都透着高兴,张良也不知怎么的,一时之间竟觉得脸上有些发烫,好在他是生生的忍着。
“自然也谢过留侯一番提点。那我就再污一污留侯的耳。为人君者应该明白清楚的告诉臣子百姓什么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为人臣,为所当为,为天下,为君王,为百姓亦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此心纵不能为君所能容之,此心也能问心无愧。人活一世,求仁得仁,求义得义,就是了无遗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