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没有多说废话,而是从背包里,拿出了那个牛皮纸袋,双手递了过去。
“王教授,这是我利用暑假时间,整理的一些关于石墨烯制备技术的不成熟的理论推导,请您斧正。”
石墨烯?
王崇山教授的眉头一挑。这个词,对于材料学界来说,太熟悉了,也太头疼了。
他接过文件袋,有些随意地抽出了里面的文件。
然而,当他的目光落在第一页,看到那些密密麻麻的,他从未见过的化学方程式和物理模型时,他脸上的表情,瞬间凝固了。
他的呼吸变得急促,翻页的速度越来越快。
原本只是随意浏览,到后来,他几乎是把脸贴在了纸上,一个字一个字地,贪婪地阅读着。
办公室里,陷入了一片寂静。
龙校长和另外两位院士,都好奇地看着他。他们很少见到王崇山如此失态。
“不对这个思路怎么可能”王崇山嘴里喃喃自语,他拿起笔,在草稿纸上疯狂地演算起来。
十几分钟后,他猛地抬起头,双眼因为充血而通红,死死地盯着贺凡,声音都在颤抖:“这这套‘化学气相沉积与等离子体协同催化’的模型,是你自己推导出来的?”
贺凡平静地点了点头:“是的,基于一些公开的论文和自己的猜想。”
“猜想?”王崇山激动得首接站了起来,“这哪里是猜想!这是一条全新的,理论上完全可行的技术路线!它它有可能彻底解决石墨烯薄膜连续制备的难题!”
他像捧着稀世珍宝一样,捧着那几页纸,激动得在办公室里来回踱步。
“天才!真正的天才!龙校长,我申请,立刻成立一个专项研究小组,由我牵头,不,由贺凡同学担任名誉组长!我们必须马上进行实验验证!”
一旁的周定国院士和林海峰院士,都震惊地对视了一眼。
他们太了解王崇山的为人了,能让他激动成这样,那份文件的价值,恐怕己经超出了他们的想象。
龙校长的脸上,也露出了难以抑制的震撼和喜悦。
他原以为,贺凡的价值更多体现在“软实力”上。
他万万没想到,贺凡入学报到的第一天,就给他们扔下了一颗足以在科技领域引爆的“核弹”!
这己经不是“特殊人才”了。
这是“国之重器”!
龙校长当机立断,一拍桌子:“好!我批准!需要什么设备,什么人员,什么资源,学校全力支持!保密等级,提到最高!”
他看着贺凡,眼神里充满了前所未有的郑重。
自己当初那个“破格”的决定,是这辈子做得最正确的一件事。
而在外界,关于贺凡进入军校的热度,也因为他长时间的“沉寂”,而逐渐被新的热点所取代。
很多人都觉得,这个天才少年,或许真的要“泯然众人矣”。
“凡尘工作室”虽然成立了,但除了宣布要拍一部没人看好的军旅剧外,再无其他动作,显得雷声大雨点小。
天籁音乐的总监赵康,在一次行业酒会上,不无得意地对身边的人说:“我早就说过,年轻人还是要脚踏实地。离开了聚光灯,他的那点才华,很快就会耗尽。不出半年,就没人会再记得他了。”
然而,他们都不知道。
在国防大学那守卫森严的围墙之内,一个以贺凡为核心的顶级科研团队,己经悄然组建。
在蜀城的某个片场,一部名为《士兵突击》的电视剧,在导演张纪的带领下,也己经低调开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