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包小说网

面包小说网>穿越到刘禅身上的哪个好看 > 第20章 马钧际遇(第1页)

第20章 马钧际遇(第1页)

建兴十二年的深秋,汉中通往成都的驿道上,一队垂头丧气的魏军俘虏,在季汉军士的押送下,步履蹒跚地前行。

其中一人,身材瘦削,面色因长途跋涉而显得灰败,正是来自曹魏将作监的低级吏员——马钧。他默默低着头,粗糙的麻布囚服摩擦着皮肤,带来阵阵不适。他心中一片茫然。

命运的转折,往往只在一念之间。

那位季汉镇北将军魏延奇袭上邽,一把火烧光了数十万斛军粮,也烧断了马钧原本可能平顺的人生轨迹。

在原本的历史脉络中,此时的他,因在雍凉屯田时展露的巧思,被大将军司马懿慧眼识珠,带回雒阳,从此踏入魏国中枢,得以在未来的岁月里,与高堂隆、秦朗等显贵争论指南车之有无,并最终以“天下之名巧”的身份青史留名。

然而,上邽城那场大火,不仅焚尽了魏军的粮草,也将马钧“马匀”(因口吃登记错误)这个名字下微末的官吏前程,彻底化为了灰烬。作为战俘,他被押解到了成都郊外一处专司土木劳役的营区。

营中的日子,比长途跋涉更显煎熬。虽因顶着个模糊不清的“吏员”身份,未受皮肉之苦,但每日繁重的搬运土石、修葺营垒,对一个常年与图稿、机巧打交道的匠官而言,无疑是另一种酷刑。

汗水浸透衣背,沉重的箩筐压弯了腰,粗糙的木杠磨破了肩头。

马钧沉默地承受着,内心的希望如同秋日的残阳,一点点沉落。

他知道,赎身,几乎是痴人说梦。寒门小户,家无余财,更无显贵亲朋能为他奔走。至于曹魏官府?自己不过是个口齿不清、位卑职微的小吏,名册上连名字都错写成“马匀”,谁会记得他?谁会为一个无足轻重的“马匀”花费赎金?

唯一能让他心底残存一丝微光的,是曾对他流露出些许欣赏之意的大将军司马懿。

但他又如何能知晓,此刻的司马懿早己带着邓艾,远赴淮南前线,应对孙吴的威胁去了。

而雍凉官府的回复更是冰冷:“查无‘马钧’此官,赎买无从谈起。”

微弱的希望,在日复一日的劳役中,被碾磨殆尽。马钧的眼神渐渐空洞,如同那麻木搬运的躯壳。

转机,往往发生在最不经意的时刻。

一日午后,营区内尘土飞扬,人声嘈杂。马钧正和几个俘虏抬着一根沉重的原木,步履维艰。汗水模糊了他的视线,耳边是监工粗鲁的呵斥。

突然,一阵奇特的“咯吱”声由远及近,夹杂着两个军士的抱怨。

“蒲大匠新收的那几个徒弟,手艺真是潮得紧!瞧瞧这新造的木牛,推起来死沉,远不如丞相在时造的灵便!”

“可不是嘛!运点粮草都费劲巴拉的,还不如咱们兄弟自己扛呢!这玩意儿早晚得散架!”

马钧下意识地循声望去。只一眼,他整个人如同被一道闪电劈中,僵立在原地!

只见两名季汉军士,正费力地推着一架奇特的木制器械前行。那器械形如牛马,西足着地,背上装载粮草,伴随着军士的推动,发出有节奏的“咯吱”声,缓缓移动。

“木牛流马!”

马钧的心跳骤然加速,血液仿佛瞬间涌上了头顶!

这便是传说中,那位卧龙先生诸葛丞相所创、能于崎岖蜀道运送粮秣的神器?!

他贪婪地、近乎失礼地死死盯着那缓缓移动的器械造物,目光如同最精准的刻刀,疯狂地描摹着它的每一根线条,每一处榫卯结构!那麻木的眼神被狂热的求知欲彻底点燃,黯淡的瞳孔里爆发出惊人的光彩!

他浑然忘却了肩上的重负,忘却了周遭的喧嚣,整个世界仿佛只剩下那架在尘土中艰难前行的神奇器械。

神乎其技!当真神乎其技!他在心中无声地呐喊。

从那一刻起,马钧的世界变了。

枯燥的劳役不再仅仅是苦役,每一次弯腰拾起地上的碎石断木,他都在观察它们的形状、纹理;每一次休息的间隙,他都蹲在角落,用捡来的炭条在平整些的地面上勾勾画画,反复推演记忆中那惊鸿一瞥的机械结构。

吃饭时,别人狼吞虎咽,他却盯着手中的陶碗,思索着曲面的受力;睡觉时,别人鼾声如雷,他在脑中一遍遍拆解、重组着“木牛”的传动装置。

他甚至利用劳作的便利,悄悄收集那些被丢弃的,长短不一的边角木料、坚韧的藤蔓。这些在旁人眼中毫无价值的废物,在他手中却成了无价的珍宝。

十数个日夜的苦思冥想与偷偷摸摸的敲打削磨后,在一个无人注意的角落,一架极其简陋、甚至有些歪歪扭扭的“木牛流马”雏形,竟真的在马钧布满老茧的双手中诞生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