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包小说网

面包小说网>放肆奔跑背景 > 第233章 助教的实力3(第1页)

第233章 助教的实力3(第1页)

毒药谋杀案:

某富商在家中被现死亡,初步怀疑是中毒身亡。警方在现场现了三名嫌疑人(a、b、c),以及以下线索:

1桌上有一杯未喝完的水,底部有白色粉末。

2一名嫌疑人的口袋里有一包白色粉末。

3另一名嫌疑人的手上有烧伤痕迹。

4第三名嫌疑人声称自己是医生,随身携带药瓶。”

反正班级里大家都在猜a和b,其中一个是凶手。

苏序川让他们给出,如果他们是凶手那应该做出什么鉴别实验。

同学们积极的讨论出:

凶手a白色粉末的鉴别,需要用到碘酒、醋酸、酚酞试液、烧杯。

1将白色粉末与碘酒混合,观察是否变蓝(淀粉检测)。

2将白色粉末溶于水,加入酚酞试液,观察颜色变化(酸碱检测)。

3将白色粉末与醋酸混合,观察是否有气泡(碳酸盐检测)。

凶手b手部烧伤鉴定,需要氢氧化钠溶液、ph试纸、手套。

1用ph试纸检测氢氧化钠溶液(强碱),模拟嫌疑人手部烧伤的原因。

2推理:如果毒药是强碱(如氢氧化钠),接触皮肤会导致化学烧伤。

凶手c,药瓶成分分析需要用到(含硫酸铜溶液)、铁钉。

1将铁钉放入药瓶溶液中,观察是否有红色物质析出(置换反应)。

2推理:如果药瓶是硫酸铜溶液,铁钉会置换出铜(红色),说明药瓶可能被用于伪装毒药。

贤老师打视频过来,目前大家只讨论到这里。

叶浣溪介绍完后,班级里的同学,又在热烈的讨论凶手是谁,苏序川只是笑着听着。

继续给大家讨论了十几分钟,

苏序川才上台揭晓答案,“谁都可以是凶手,只要你给出的证据都指向那个人。

假设凶手使用氢氧化钠(强碱)作为毒药,嫌疑人b的白色粉末遇酚酞变红(碱性),且手部有烧伤,b认罪。

药瓶实为硫酸铜溶液,是嫌疑人c的伪装行为。

这次用到的知识点有:

1酸碱指示剂(酚酞、石蕊)的使用。

2常见物质的鉴别方法(淀粉→碘酒变蓝,碳酸盐→与酸反应产气泡)。

3置换反应的原理(铁与硫酸铜反应)。

最后苏序川问道,“如果毒药是氢氰酸(无色无味),如何通过化学手段检测?”

“假设这次换你们下毒,你们用自己学到的知识,可以设计出什么毒药,又如何完美的避开所有追捕线索?”

季静清大声回答,“序川答应我,你一定要做个好人,我不想那天真的出现在课题里。”

听懂的同学全都笑了~

哈哈哈哈哈……

“阿清,我会为你这位富豪量身定制一款毒药,取名叫做爱的吻别。”

季静清微笑,“老子的枪法很准的~”

就这样,在大家的欢笑声中今天的课程结束了。

接下来的几天,6班也跟着2班的进度早上一块连堂学习。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