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包小说网

面包小说网>待他年中谁是受 > 第6章(第2页)

第6章(第2页)

虽知他看不见,轩辕晦还是瞪他一眼,匆匆褪去衣物,进了汤池,舒服地长叹一声。

赵诩这才转过身来,无比坦荡地在轩辕晦身上逡巡一遍,笑道:&ldo;冰肌玉骨清无汗,说的便是王爷了。&rdo;他这倒不是纯然的吹捧,轩辕晦算半个胡儿,本就比常人白些,加上他自幼习武,宽肩窄腰长腿,身上肌理分明,一丝赘肉全无,待到年纪大些,定然也是个高挑挺拔的美男子。

&ldo;你就不能正经些,真不知当时父皇怎么就挑中了你。&rdo;轩辕晦无奈道,&ldo;对了,明日去邓翔那儿,他若问起,你我如何应对?&rdo;

这是对供词来了,赵诩笑笑,&ldo;这还不简单?明日王爷不必开口,那邓翔老儿留给我应付好了。&rdo;

&ldo;邓翔才不过不惑之年,怎么就是老儿了?&rdo;见他胸有成竹,轩辕晦莫名放下心来,愣愣地看着水面不说话。

赵诩知他又在想心事,打岔道:&ldo;听闻凉州城西莲花山有一药泉,最宜调养身子,此番是赶不上了,下回若是路过,我定要住上个十天半月。&rdo;

轩辕晦神情更是惆怅,&ldo;同样都是藩王,百年前的陇西王与我就不可同日而语。虽是驻在凉州,可几乎整个陇右道都为他所有,更别提那数十万铁骑。权、钱、地、才,我有什么?&rdo;

赵诩凉凉道:&ldo;王爷有王妃。&rdo;

他今日时时都在插科打诨,轩辕晦实在无法和他深谈下去,干脆不谈国事,聊起风月来。

作者有话要说:  即使写两百年后的文章我也要黑王爷一把这是爱

第10章

翌日,二人方梳洗罢,守宁便来通报,&ldo;二位殿下,宣王府的回帖送来了,今日晌午请二位过府一叙。&rdo;

&ldo;宣王?&rdo;赵诩蹙眉。

轩辕晦亦是一愣,厉声道:&ldo;狻猊!&rdo;

狻猊不知从何处出现,跪伏在地,&ldo;前日的朝会上,陛下将邓都督由宣国公升为宣郡王。昨夜我们才得到消息,因王爷歇下了就未通禀。属下办事不力,请王爷责罚!&rdo;

轩辕晦面色气得煞白,上去就是一脚踹在狻猊背上,&ldo;这么大的事情,竟然未及时上报,你知不知道因你这次延误,可能要坏了多少事情?养着你们这些人到底有什么用!&rdo;

他气得狠了,拔了自己佩剑就要抽下去,赵诩一把抓住他手腕,&ldo;王爷息怒,此事虽算紧要,但早几个时辰迟几个时辰无甚差别。狻猊虽然有错,但他也是出于好心,还请王爷看在他惯来忠心的份上饶了他这次吧。&rdo;

这一路上赵诩已不止一次地发现,轩辕晦自离了京城后,性情与传闻中大相径庭,喜怒不定,易焦躁,常迁怒他人,有时候脾气上来,甚至会对着下人撒气。

想来也好理解,轩辕晦虽在宫中一直被邓党压制,可皇帝与独孤贵妃对他均是爱若至宝,加上又有一半回纥血统,难免养成了骄纵的性子。

如今天高海阔,无人辖制,骨子里的这些毛病便统统暴露出来,现下正要韬光养晦,若不及时打住,恐怕日后会酿成大祸。

轩辕晦冷冷地看赵诩一眼,&ldo;本王教训下人,就不用王妃插手了吧?还是王妃是觉得本王无用,连个下人都骂不得了?&rdo;

赵诩紧紧擒住他手腕,面上笑意不减,&ldo;王爷怕是气急了,狻猊是王爷的心腹,如何算的得下人?狻猊,还不快去取昨夜那密报!守宁,去给王爷端份青梅汤来。其余人等,先退下吧。&rdo;

轩辕晦眯了眯眼,还欲说话,狻猊也畏缩着不敢退下。

赵诩收敛了笑意,挨个看过去,&ldo;怎么,我说话也不算数么?&rdo;

众人忙不迭地退下,剩下他们俩在室内。

赵诩将他手甩开,冷声道:&ldo;王爷谬矣!&rdo;

轩辕晦双手拢在袖中,亦是冷着脸,&ldo;还请王妃明示,本王何错之有?&rdo;

&ldo;王爷一路都在抱怨如今缺地缺银缺人缺兵,可王爷如今这番作态,是恨不得将人都往外推!&rdo;赵诩在榻边坐下,疲惫道,&ldo;我说王爷,银钱田地也好,谋士兵卒也罢,难道都是靠着旁人赏赐的?淮阴侯、留侯都是秦三世赏的?武侯、寿亭侯是献帝赐的?云台二十八将都是领了吏部的文书去光武帝那儿述职的?&rdo;

他从前对轩辕晦都还算客气,如今这语气可算是咄咄逼人了。

轩辕晦定定地看他,面色有些难堪,却强撑着不肯服软。

&ldo;地是打下来的,金银是赚来的,兵卒是练出来的,而人才呢……自然是延揽来的。&rdo;赵诩与他对视,带了十分恳切,&ldo;王爷以为邓氏如今之势,全是因邓太后之故?&rdo;

轩辕晦咬着牙道:&ldo;邓翔、邓翱二贼向来擅于用朝廷的银子去收买人心……&rdo;

&ldo;王侯将相,宁有种乎!&rdo;赵诩打断他,&ldo;说句大逆不道的话,黎民庶首的眼里可没有什么宗庙社稷,谁让他们吃饱饭,谁让他们远离战火和徭役,他们就愿意臣服于谁。而那些寒族子弟呢,谁重用他们,谁让他们扬名立万,让他们出将入相,他们就对谁忠心。圣人所说的忠孝节义,遮掩了赤、裸的利欲熏心,不过是个让大家面上都好看些的幌子。&rdo;

轩辕晦的脸色已很不好看,&ldo;那你怎么解释皇室血统往往能一呼百应?譬如汉昭烈帝,若不是他是汉室宗亲,他能得三分天下?&rdo;

&ldo;曹氏孙氏亦有三分天下,可他们姓刘么?更不要提一统九州的司马氏,&rdo;赵诩到底也是少年气性,懒得顾及对方,干脆把话说的不能更直白,&ldo;让末帝禅让,容易吧?更永无后患的,造个祥瑞出来,说是得了天命,亦或者来个谶语,说是皇家失德、获罪于天。得天下不易,守天下难,丢了天下,却是容易得很呐。&rdo;

他这番剖白,却是明明白白地在告诉轩辕晦,他目前所倚仗的,一是皇帝的厚望,二是肃州一州之地,三是轩辕氏的血统。

可皇帝自己都是朝不保夕,肃州地处偏僻、苦寒贫瘠,而他最引以为傲的轩辕氏正统,在外敌、逆贼与暴民眼中均是不堪一击。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