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包小说网

面包小说网>待他年中谁是受 > 第70章(第2页)

第70章(第2页)

崔静笏毅然道:&ldo;臣愿出使西域,夺回失地。&rdo;

自从启朝大乱,原先实际控制的河套一带,以及吐蕃周遭数郡,都被夷狄所占。

不得不说,崔静笏能在邓党手中全身而退,不无道理。至少在揣摩上意这方面,满朝文武,罕有人能胜过他。

&ldo;此去山高路远,遍布荆棘,崔卿可要想好了,先前你进献历朝律例,算是立了大功,如今还有田律、户律不曾修完,若是你愿意,朕可命你为总编修官……&rdo;

崔静笏恭谨道:&ldo;还请陛下夺去崔氏博陵侯的爵位,以平众怒。待罪臣从西域归返后,再行封赏。&rdo;

轩辕晦神色莫辨地上下打量他,笑道:&ldo;不愧是梓童的同窗,一般的雄心万丈,不甘寂寞。&rdo;

轩辕晦对自己并无好感,崔静笏心中有数,可他先前准备的应对皆是关于邓党或是孝恵公主,谁曾想轩辕晦反而抓住他与赵诩同窗这件事不放,难道真的如传闻所说,帝后实则不和?

不可能。

崔静笏立时在心中反驳,赵诩的性情他最是了解,以及这段时间赵诩人虽不在长安,可仍遥领各士族,若是他当真与轩辕晦不和,恐怕根本不会多管闲事。

那轩辕晦如此针对自己,又是为何?

见崔静笏默不作声,若有所思,轩辕晦冷笑一声,&ldo;也罢,求仁得仁,既然崔卿愿意为朝廷分忧,朕自会鼎力支持,文牒朕会让鸿胪寺拟好,再给你派一千士卒,勿失朕望。&rdo;

&ldo;谢陛下、体恤,天恩浩荡,罪臣铭感于心……&rdo;

&ldo;行了,客套话便不必说了。一路辛苦,本来朕应与皇后设宴为你接风,只是皇后养胎不易,身子沉重,无法见客,也便罢了……&rdo;

崔静笏猛然抬头,面上表情如遭雷劈,&ldo;?!&rdo;

作者有话要说:  僧尼之事当年老轩辕也这么整过人王爷很没创意的这樵夫一开始枳棘介绍过樵夫莫开至于有身孕什么的人家就是想在情敌面前胡说八道……

第117章

此时此刻,远在万里之外的赵诩正与他十年未见的父亲对坐饮酒,&ldo;父亲为何辞去颍川国公之爵?纵然我无法袭爵,不是还有弟弟么?&rdo;

赵若凭这些年赋闲在颍川,纵情山水,除去鬓角星星点点的白发,倒是不见多少老态,&ldo;树大招风,还是想给你省些麻烦。&rdo;

&ldo;麻烦?&rdo;赵诩笑笑,&ldo;父亲是听闻什么风言风语了么?&rdo;

赵若凭看着自己引以为傲的嫡长子,&ldo;父亲还记得你幼时模样,那时候人人都说你是宰辅之才,我颍川又要出个赵相了。却不料命运弄人,最终你却沦落内闱,为一众宵小诬蔑指摘。&rdo;

赵诩放下茶盏,虽仍在笑着,目中却满是凌冽寒光,&ldo;哦?不知是我赵氏族人,还是其他河东士族,亦或是哪家不长眼不识相的朝臣?他们是怎么编排儿子的,是说我以色侍人,还是说我惑主媚上?说我也便罢了,竟还让这些不干不净的话传到父亲耳朵里去,实乃儿子不孝。&rdo;

十年不见,赵若凭也分辨不出赵诩是否动了真怒,一时间很有些尴尬,&ldo;诸如此类吧,尤其是陛下的子嗣问题,就连我也……&rdo;

&ldo;此事到此为止,&rdo;赵诩用食指点了点案几,&ldo;分封功臣,后宫子嗣,还有更要紧的确立田律,我便是不想理这几桩事体才出宫远游,父亲不妨回去传话给诸位族人,要他们安守本分。我看这门风倒是该好生整肃了,不想着如何建功立业,光耀门楣,整日向着把手往后宫里伸,这与邓氏那些裙带世家又有何差别?&rdo;

他这番话说的声色俱厉,就连赵若凭心里都是一凛,赶紧躬身作揖,&ldo;臣治家无方,臣有罪!&rdo;

赵诩看着父亲惶恐模样,顿时觉得满桌酒菜都失了味道,&ldo;一家人何至于此,到底还是生分了。&rdo;

赵若凭这才重新落座,赵诩眼尖,瞥见他只坐了半个凭几,心里苦涩难以言明,最终只好叹了口气,&ldo;方才我话约莫是说重了,父亲切莫往心里去。只是如今正是鲜花着锦之时,家人还是要善加约束,免得酿成大错。颍川国公的爵位,家里还是留着吧,这是王爷……是陛下一番心意,也是儿子与赵诙这些年在肃州挣来的。&rdo;

见赵若凭已露疲态,显然应付他这个中宫之主的儿子也颇为费力,赵诩苦笑道:&ldo;我便不上岸,也不回颍川了,省得劳民伤财,徒生枝节。父亲若是进京,便提前知会我一声,我命人沿途护送。&rdo;

赵若凭神色复杂地看了赵诩一眼,终是道:&ldo;为何不和离?是君心、公心还是私心?&rdo;

&ldo;兼而有之。&rdo;赵诩轻描淡写,&ldo;我与轩辕晦,如今是谁也离不得谁了。&rdo;

赵若凭也不知该如何教训这个历经生死、翻覆风云的儿子,最终只好长叹一声,&ldo;若有什么难处,尽管和族里提,到底荣损一体,父亲绝不会弃你不顾。&rdo;

赵诩捏着酒杯,又缓缓放下,起身跪了下来。

赵若凭一惊,立时也在他对面跪下。

父子俩均是苦涩难言地磕了一个头。

送走赵若凭,赵诩疲惫不堪地躺回榻上,夜间便收到轩辕晦从长安捎来的书信‐‐崔静笏去西域博功名去了;孝恵长公主悬梁自尽,留下一个痴呆不能言的儿子;太皇太后早就在逃难之时便命丧黄泉;邓乘风也伏诛。

当年让轩辕宗室提心吊胆,让他们恨得心头滴血的仇人,如今就像是一个个久远的名字,湮没在尘埃里,再不能兴风作浪。

轩辕晦甚至还带着几分惆怅的口气,说什么故人远,知音稀,那怨念如同春雨隔着信笺一点点渗出来,一直滴进赵诩心里。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