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军退却之后,青州军彻底掌控谷阳城。
这时候,太史慈已经渐渐缓过神来。
曹操之所以未能及时奔赴战场,只有一个原因:曹操怕了。
连番恶战之后,曹军虽有余力,可是,曹操却不敢冒险了。
兖州军力原本就比不上青州,如果再有折损,一旦李贤倾尽全力,曹操将再无还手之力。
荆州刘备的例子就在眼前,曹操不想重蹈覆辙。
兖州军一反常态,转攻为守,顿时令人大跌眼镜。
李贤倒是无所谓,近期徐州的战略目标便是荆州,能够在兖州夺得谷阳这样一个立足之地,对于李贤来说已经足够了。
接下来,只要曹操不寻事端,李贤甚至没打算与曹操纠缠。
刘备就惨了,三方压力之下,荆州急需援军,可是,曹操倒好,愣是将之前的承诺抛之脑后。
如果诅咒可以杀人,曹操早已经死于刘备的诅咒之下。
“谁都靠不住,荆州只能靠自己!”
刘备有了惨痛的经验教训,可是,时间不等人,他面临的形势日渐严峻。
倘若再没有起色,用不了多久,荆州将落入他人之手。
这对于刘备而言是不能接受的事情。
等了这么多年,好不容易才有了大展拳脚的地盘,说什么也不能丢了。
绝望之下,刘备放弃了尊严,他数次拜访“水镜先生”司马徽,恳求相援。
司马徽是襄阳名士,素以素以知人、育人、荐才、克己而著称于世。被世人称为“人鉴”,俗称“水镜先生”。
初见刘备,司马徽未曾松口。
刘备知道,自己实力不足,只能以诚动人。
于是,刘备三次拜访司马徽。
终于,司马徽见了刘备。
甫一见面,刘备便施礼恳求:“请先生救我”。
司马徽摇了摇头,道:“我非神仙,如何救你?”
“先生学究天人,若能出山相助,荆州定能转危为安,逢凶化吉”
“使君高看老朽了,我不过多读了几本书,一无撒豆成兵之能,二无呼风唤雨之术,怕是帮不了使君呀”
刘备好不容易抓到一根救命稻草,自然不想轻易放过,“先生大才谁人不知,谁人不晓?值此危难之际,还望先生体谅百姓,助我破敌”。
刘备搬出大义的名头,司马徽不好拒绝,他叹了口气,道:“我已经老了,有心相助,却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刘备脸色一黯,他嘴唇颤抖起来,不知道该如何答复。
谁曾想,接下来司马徽竟然转口说道:“不过,我可以向使君推荐两个人,伏龙、凤雏,两人得一,可安天下。”
刘备大为好奇:“伏龙、凤雏,他们是何方高人?”
“伏龙却是隆中诸葛亮,号卧龙,凤雏乃襄阳庞统,他们二人胸有丘壑,若能有他们相助,区区李贤,何足道哉!”
刘备信心大增,他诚心作揖,道:“多谢先生指点,他日若有所成,必不相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