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道清脆的声音打断了李隆基的思考,李隆基视线跟着落在了站出来的李长安身上,凝固住了。
“你7“
李长安道:“儿臣是大唐公主,自当保卫大唐。
李隆基不愿意李长安再掌握兵权了。
可他一时间却也没愚出来有什么…
“陛下不可1“
没等到李隆基先找出来什么理由,其他人先跳出来了。
是往日在朝堂上如透明人一般的左相李适之,他今日竟然开口了。
“陛下,寿安公主乃是我李唐的公主,岂能一直待在不毛之地?何况寿安公主年纪也大了,常年待在外面,和咱们宗室中的考臣都不熟悉,如今也到了该选驸马的年纪…“李适之絮絮叨叨道。
李隆基额头青筋挑了挑,不提便吧,李适之这么一提李隆基又想起来下面人禀告的这段时间李长安的行事了。
整日结交大臣。
可偏偏李适之除了是左相之外也还是李唐宗室之人,算是李隆基的堂弟,他出于长辈的意思这么关心李长安,李隆基也找不出来毛病。
“寿安你觉得呢?“李隆基忽然询问李长安。
李长安看着李隆基笑了笑:“儿臣也挺愿意留在长安,诸位叔伯对儿臣都很好,
其他大臣也对儿臣十分友善。“
李隆基低头打量着李长安,似乎在想这个女儿当真是天真无邪还是故意把结交大臣挂在嘴边上。
他者了,他的臣子中有一些还没者,他们想寻找更年轻的靠山。
“杨相,你认为呢?“李隆基表情变幻。
杨国忠脑中闪过杨玉环的那番话,又愚到把李长安扔到剑南去平乱,南诏叛乱就再和他没关系了。
“臣认为,寿安公主战功赫赫,有公主担任主将,不日就能平定南诏叛乱。“朱国忠终于还是开口了。
「公主已经去过朔方了,再去剑南也轻车熟路。“
是啊,李长安已经结交完了边将,再把她拘在长安也不能阻碍朔方将领和她亲近,反倒是会让原本和她不熟悉的朝中大臣有机会与她交好。
李隆基衡量着得失,最终觉得政变都得在长安城生,既然已经没办法把李长安关在十王宅里软禁了,那倒不如退一步把她扔的离长安城越远越好。
剑南那个地方又没有精兵,纵然日后她真要作乱自己也能调动北边的军队防备她。
“那年后,寿安便去剑南赴任吧。杨国忠被鲜于仲通蒙蔽瞒报军情,夺剑南节度使一职,寿安公主收服回纶
一部,加剑南节度使。“李隆基沉声做出了决断。
并且下定决心只要他在长安城一日,就不会让李长安再回到长安有政变机会。
作者有话要说:
啊啊啊关于上一章杨国忠描述太多,那是最后一个仔细描述他的地方了,再写他就得李隆基逃离长安城了…qaq本来应该两章一起节奏正好但是我码字慢到点了没写完(小声)
不会等到长安平定完剑南才开始安史之乱,长安一到剑南,安禄山那边就会开始摘造反(趁着长安脱不开身趁虚而入,安禄山坏)
是真的安史之乱倒计时了,估摸三万字内就能开始安史之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