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珏踱上前去,听父皇口中念念有辞,正自拜祝道:&ldo;大悲大慈,至尊至上释迦牟尼佛。弟子李煜,一心向佛,无力治国,至使江北宋国屡次相侵,生灵涂炭。今宋国在荆襄造船数千余艘,不日将下江南。拜求我佛施展无上法力,令宋军自退,江南得安。&rdo;
李珏听了,心中一喜:&ldo;我何不趁此机会寻个借口,到江北走上一遭?&rdo;主意拿定,遂轻轻咳了一声,笑道:&ldo;父皇,这泥塑的佛胎,拜他何用?&rdo;
李煜吓了一跳,转身见是李珏,怒道:&ldo;珏儿,你怎可说出这等不敬佛法之言?&rdo;
李珏跪在父皇身侧,说道:&ldo;父皇,倘若宋帝赵老儿也拜佛,请佛爷令南唐自灭,你说佛爷向着哪一边?&rdo;
李煜和周后面面相觑,哑口无言。
李珏笑道:&ldo;天算不如人算。皇帝爹爹,你还是下旨令孩儿和你儿媳出宫,去襄阳把狗日的宋船烧光了完蛋!&rdo;
李煜斥道:&ldo;胡说!战船军需,宋国防范紧密,怎能如此儿戏?潘卿屡次奏请出兵烧船,朕且犹豫,前时王能带人渡江烧船,因事不秘,被宋军中一个叫什么三手神叉庄雄的杀死,全军覆没。何况你们夫妇孤身犯险?&rdo;
周后一把将李珏拉住:&ldo;万马军中,岂能说去便去?那神笔王能是咱们大唐国第一武功高手,还被宋将杀了,我儿休来吓唬为娘。&rdo;
李珏嘻嘻一笑,身子一动,忽然无影无踪。片刻之间,他已托着金銮殿顶的鸱吻转回,向父母眼前一晃,笑道:&ldo;父皇,母后,你们看孩儿去得去不得?&rdo;
李煜斜眼望着高达数丈的殿顶,骇然道:&ldo;你……你是怎样把它取下来的?&rdo;
李珏把父亲拉出佛殿,笑道:&ldo;父皇,你来看!&rdo;将身轻轻一纵,一道白影,已稳稳立在殿顶。
是时东南风刮的正紧。李珏在滑不留手的琉璃瓦上单足而立,摇摇晃晃,看起来惊险万状,令人提心吊胆。众侍卫和宫娥见太子爷衣袂当风,飘飘若仙,不由齐都既惊且骇,疑为天神。
忽听一声娇叱,一道红云冲天而起,冉冉落于殿顶,和李珏并肩而立。众人看时,却是太子妃娘娘。宫中侍卫高手不少,也不知她何时来到,竟无一人发觉。
周皇后大喜,急忙叫道:&ldo;皇儿贤媳,快些下来。仔细让风吹着,可不是玩的。&rdo;
李珏哈哈大笑,轻轻装上鸱吻,和惜惜双腿一飘,已轻轻落在父皇和母后面前。李煜大喜过望,再不迟疑,问道:&ldo;皇儿,你要带多少军马前去襄阳?&rdo;
唐惜惜抿嘴一笑,接口道:&ldo;父皇,行此机密大事,人马多了反而累赘。荆襄一带,有我们一些朋友,武功和我夫妻都差不多。而且杀人放火,更是他们的拿手好戏。&rdo;
李煜听了,迟疑半晌,终于道:&ldo;好,便派你们前去便了。不管事成与否,都要回来!&rdo;
马蹄得得,春光正好。
翩翩王孙,美貌佳人,相驰于途。
李珏和惜惜一路向北,直趋襄阳。二人重入江湖,精神大振,心中惬意至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