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丘被朱祐围困数月,蔡阳守将张康料黎丘已经绝粮,若再不相救,城必破也。于是,壮着胆子,率兵运粮至黎丘。朱祐早已迎着,二人战有七、八招,张康被制的刀都快要拿不住了,大惊而逃。怎奈朱祐新得&ldo;闪电&rdo;龙驹,当真快若闪电,腾飞而至,一枪从后心透体扎出,将死尸挑落,汉兵将张康带来的粮食和兵马,统统笑纳。
建武五年夏,秦丰与母、妻等家眷九人出降,朱祐不忍诛其女眷,将九人打入囚车,押回洛阳。建武帝下旨:&ldo;立斩不赦!&rdo;大司马吴汉上折奏道:&ldo;建义大将军废诏受降,违君命,渎将帅之任,恳请圣上降罪惩之。&rdo;
建武帝道:&ldo;建义除战场外,无心杀人,此朕知也。&rdo;朱祐在朝中人缘尚好,除大司马为职守而奏,无人再进言。
大司农李通上奏折,起造太学府,并将选好的地址、绘图,一并呈上。建武帝回忆四年长安太学的学习生活,不禁感慨。国家需要大量的人才,这种人才不单单是军事的,领域及其广泛,太学府则是国家培养人才的最高学府,在一定程度上能培养各方面的人才。数年后,将会人才辈出。批曰:&ldo;准奏。&rdo;建武帝亲自率百官至开阳门八里外的地方,动土奠基,以示对国家培养人才的极度重视。
盖延大军转战游击于董宪各地县府之间,败周建、苏茂于蕲县、破董宪于留城。虽常有小胜,却无大捷。建武帝以其孤军深入,甚为轻敌,数次亲书告诫。盖延上书曰:&ldo;臣幸得受干戈,诛逆虏,奉职不称,久留天诛,常恐污辱名号,不及等伦。天下平定以后,曾无尺寸可数,不得预竹帛之编。明诏深闵,儆戒备具,每事奉循诏命,必不敢为国之忧也。&rdo;
平狄将军庞萌自助盖延伐刘永始,每逢皇帝下诏,必向盖延索而观之,却见每次诏书只下与盖延而不提自己半字,心中自疑。这人心长的都偏,即使身为皇帝亦不例外。盖延也为旧臣,而自己则为降将,这亲疏之别甚为明显。现在还处在舍生忘死帮他打天下的时候,就如此相待,以后还不知会是什么样子。庞萌心中生出老大不高兴。
最近几次,皇帝下诏,自己向盖延索观,盖延竟以私信为由并不付己,醋意上涌。盖延并未注意到庞萌脸色难看,只因诏中有责己之言,况且又是下给自己的诏书,婉拒庞萌而已。却不知庞萌早已心生不满,因此而惹出祸端。
第五十二回平董宪御驾亲征败张步耿弇用兵第一节
庞萌在毫无征兆下突然举兵反叛,攻打盖延。猝不及防间,盖延大败,仓惶而逃。庞萌一路狂追,盖延兵渡过泗水,毁桥沉船,方才挡住庞萌,逃过此劫。大批士兵散逃或溺水而亡。
庞萌诈开彭城,欲杀楚郡太守孙萌,郡吏刘平伏于太守身上,泣嚎:&ldo;请代太守死。&rdo;被庞萌属下砍了七刀。庞萌止之:&ldo;此义士也,杀之不祥。&rdo;遂自号&ldo;东平王&rdo;。派人联络董宪。
盖延部队编制已被打残,无力再打硬仗,进入桃城,休养整编队伍。盖延至此仍然不解,庞萌为何公然反叛,是自己过于木讷失了督察,没有及时发现他和董宪间的相互勾结,看来也不像。若他已和董宪串通一气,绝不会只有他一部人马突袭自己,他不过只有数千人马而已,比自己可差远了,应该还有董宪的人马参与,这真是奇怪了,难道是庞萌昏了头了。作为一个方面军的统帅,盖延在认真地进行反思,兄弟部队的集团军中,帅将们精诚团结,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可偏偏自己这方面却总是出问题。前者,叛了苏茂,今又叛了庞萌,这到底是为什么?难道是自己出问题了?有什么地方做的不妥,或是做的过火了?如果只属于自己的问题,他们的叛逆是否也太冲动了,太过激了?孔子曰:&ldo;宽则得众。&rdo;自己一向对下属要求严格,责人不留面子,苏茂的反叛,可能或多或少会有这方面的原因,可庞萌不至于啊,自己对他一向是不失礼节的。这到底是为什么?盖延虽然想不透,却丝毫不敢耽搁,细写奏折飞报洛阳。
建武帝得知庞萌反叛,勃然大怒。想到自己常夸其为社稷之臣,内可扶幼主,外可专地方。这不是看人看走眼,闭着双目胡说八道吗?于是下诏:&ldo;吾尝以庞萌为社稷之臣,将军得无笑其言乎?老贼当诛。其各历兵马,御驾亲征。&rdo;
董宪获知刘秀亲临,命苏茂、佼强率兵三万助庞萌,迎击刘秀,攻打桃城。
建武帝率兵来到蒙城,知董宪派兵助庞萌攻桃城。桃城薄弱,不可久持,自己现在所处的位置离桃城还有数百里,命令留下辎重后行,亲率马兵三千,步兵三万星夜驰援,到达亢父城,随行百官已疲惫不堪,纷纷请求暂宿亢父。建武帝道:&ldo;不行,前面十里,就是任城,任城距桃城六十里,乃用兵之所在。&rdo;建武帝马不停蹄,复行十里,进入任城。
第二天,苏茂继续攻打桃城。庞萌、佼强前往攻打任城,众将纷纷请战。建武帝下令:&ldo;诸将暂不得出战,休士养锐以挫其锋。&rdo;众臣不解,私下问王常,王常道:&ldo;圣上自幼熟读兵书,颇知兵法,前急行军者,乃恐桃城有失也,今已住任城,盖延必知,士气复提,桃城可守。然敌兵则需分顾两城,我军劳师以远,正待休养,并挫敌锋矣!&rdo;众心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