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包小说网

面包小说网>三国求生记 水瓶座·杰 > 第887章(第1页)

第887章(第1页)

&ldo;头儿,说什么那……这么多年了,咱们有福一起享。有难一起当的。有路就大家一起跑,跑不掉就死在一起……反正跟着头儿这么多年,头儿都不知道带着俺逃出命去不知多少回,我俺这条命早就赚回多少次了。&rdo;

杨威回头望了一眼,见身后的追兵没有去追那诈死地从骑。而是全部都向他这里追了过来,心中最后的牵挂已去,突然渐渐的放缓马蹄向从骑道:&ldo;兄弟,咱们今天是逃不掉了。也罢,咱们逃了那么多年,好像就没做过点什么像样的事儿。今天在死之前,咱们拉几个胡虏垫背怎么样?至少下得九泉。咱们也可以向那些战死的兄弟们挺起胸说一声,咱也是响当当的汉子,敢和这些狗娘养的胡虏玩命!&rdo;

从骑也带住马蹄,仰天大笑道:&ldo;头儿说得好!咱要是能多杀几个胡虏,也当是为兄弟们报上一点仇!俺干了!&rdo;

豪爽地笑声过后,杨威与从骑掉回马头,各自抽出了兵刃。面对着追兵,一向只知逃命的杨威,回想起这一路上看见的许许多多汉室子民被胡虏欺压的事,突然奋起了心底深藏着的那份血性。纵马执刀向胡虏追兵冲了过去,口中最后地一句话是:&ldo;d,你们这些畜生!老子是逃了一辈子的命,可在你们这些畜生的面前,老子不想当孬种!!&rdo;

刀过,血起,人不归……

陆仁看完了信,又仔细的问过这个仅存的信使事情前后经过,努力的克制住自己想要流下的泪,把杨威用命送回来地这封信小心的收好。顿了顿。陆仁吩咐陆信道:&ldo;马上写信给夷泉荀公,追封杨都尉为疾行校尉,同时对死在这次任务中的每个人的家属加倍发下抚恤金。&rdo;

陆信领命去桌边写信,赵云沉声对陆仁道:&ldo;如此看来,袁尚当时应该是诈死的了?&rdo;

陆仁点点头:&ldo;袁尚兵败于易京时。是主臣数人一同引火自焚。曹操虽然于当处寻得尸身,但都早已焦烂不可辩。若是袁尚找几个年齿与身形相当的人代替一下。诂计也没谁看得出来。而后北疆一直宁静无事,换作是谁都会放松警惕,认为袁氏皆已尽除……谁会料想到袁尚根本就没死,而是躲去了极北之地休养生息?&rdo;

赵云也默然点头。

陆仁又想了很久,忽然一拍脑门道:&ldo;是我失查了……不不不,曹操自己也失查了!早年袁尚占据北平的时候,我曾收到消息说袁尚在极北之地的大兴安岭一带有在兴建一座新城,只是袁尚在易京兵败身死,我竟然没有去留心过这座新城的动向!&rdo;

赵云道:&ldo;所谓树倒猢狲散,袁尚主臣既然在那时诈死,全以胡虏为主的新城又只建了一半,群龙无首间一向以游牧为主地乌桓又怎能安心建城?兼之此城即在极北之地,消息往来不便,有何动向中原也自然会不得而知。曹操尚且不曾细查,又何况陆夷州远在南国夷泉?&rdo;

陆仁心算了一下道:&ldo;十多年啊……我有这十多年已经成为了雄霸一方的诸候,而袁尚有这十多年潜心休养,实力会是什么样谁也不知道。嗯!?&rdo;这一声嗯却是陆仁又想起了件事,就是在官渡之战后,陆仁一直觉得少了点什么事没发生,现在回想起来却是沮授没被曹操抓到处死。其实沮授早在易京之战时就露了面,可以看出是袁尚很早就想办法把田丰、沮授拉拢到了身边。袁尚的才干可能是不怎么样,但是田丰和沮授这两个人却是一流的谋士,曹操自己都曾经说过如果早得到沮授,天下不足虑的话。现在田、沮二人重归一处,无疑在表明战略与战术的能力可能不会比曹操差多少。而曹操到现在都可能不知道对方的主将与谋士是谁,一个不小心就肯定会吃大亏……说不定这也是田丰、沮授的一个策略,就是尽量不露面出来而引起曹操的注意,让曹操露出大意的破绽好一举攻破。春秋战国时,孙膑可就是用这种方法彻底地一战解决掉了宿敌庞涓。

一念至此陆仁当时就惊出一身冷汗,心说好险!要不是杨威拼了命的把这封重要情报给传回来,曹操多半要在田丰、沮授的手上吃大亏。曹操要是吃了大亏,北方很可能就会跟着倒霉。

不作多想,陆仁马上取过纸笔开始写信,要把胡虏背后的主谋者是谁告诉曹操。急信写完,陆仁让陆信与上找来最好的信使,一定要用最快地速度送到曹操地手上,不然只怕要出大事…信使派出,陆仁仰望天空,心道:&ldo;老曹啊老曹,千万千万不要太急于求成啊!现在你的对手可不是胡虏那么简单!希望这封信能及时送到,给你提个醒……&rdo;

只是真地能来得及吗?现在的曹操正在调度兵马,准备展开强大的攻势……

第十三回接纳

建安二十三年夏四月,河北冀州,南皮。

曹操集结了十余万的军队,于开春时发兵,在二月中旬抵达南皮。至三月,曹操在河间、易京一带已经和胡虏交手十余次,互有胜败。打到现在的情况是胡虏被曹操挡住无法继续南下,曹操也被胡虏挡住不能北上,双方僵持在河间、易京。

三月末的时候,陆仁派出的使者赶到南皮,向曹操转达了陆仁愿意派兵参战的意思,而首批海运来的钱粮军需也在乐陵港靠岸卸船。对于陆仁的举动,曹操的幕僚们在接受与不接受之间争执得很激烈。反对的一方认为陆仁心怀不轨,所以千万不能让陆仁的兵马来到北方。换作曹操自己也颇有些犹豫不决,必竟自赤壁之战以后,陆仁就几乎处处在和曹操唱反调,而当中最大的一件事就莫过于把献帝给卷跑了,次一点的拐走二荀对曹操而言也是极大的损失。以至于曹操都认为陆仁也是想和他争天下。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