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平郡主前脚刚走,蕊珠后脚便悄步进来,低声禀报:
今日前半晌早朝时,震北侯抱病月余头一回上朝。他先是叩谢皇上体恤之恩,随后便当庭跪请,自荐前往衮、豫一带剿清匪患、并护送新一批赈灾物资。
纯贵妃眸光一凝,“皇上准了?”
蕊珠低声应道:“是。旨意已经下了,明日便出京。只是听说要兵分两路:一路走漕运先去扬州、江宁,等接应了粮船再转6路往灾区送粮。另一路则是轻骑快马,直接奔豫州附近的县域,先剿匪再安民。”
梅姑姑在一旁听得眉头紧锁,忍不住疑惑道:“剿灭些地方匪患,何须劳动震北侯这般身份的人物亲自前往?这似乎有些不合常理。”
梦竹眸光一闪,“依奴婢看,皇后娘娘这是要将赈灾的功劳全数揽下,前脚捐了十几万两银子,紧接着侯爷又亲去剿匪护卫百姓安宁,这可不就是在抢占娘娘的功劳么?”
蕊珠跟着点头,语气中透出几分不忿:“奴婢也觉着实在可恨,咱们娘娘牵头筹办,前前后后忙了这么久,难道最后竟是为他人做了嫁衣?想想就觉着可恨!”
倒是绿柳听着几人的话反倒轻轻笑了笑,不待她解释,
纯贵妃已经温声道:“无妨,我和姝儿早先便防着可能出现这种局面,所以才会在牵头之初就先散口风出去。”
孟姝接着纯贵妃的话道:“郡主府也有意推波助澜,因此不论皇后娘娘与震北侯府捐了多少银两,婉儿始终占了牵头筹办的这个名头,这份倡议之功是旁人轻易夺不走的。
况且后手也不止这一桩,捐项里婉儿出资的两万担粮食,才是关键。这几日就会由商行的护卫队护送,抢先运到豫州。等粮食一到,百姓先念着的,自然是牵头的人。”
这话一出,梅姑姑、蕊珠和梦竹都松了口气。蕊珠更是忍不住拍着手笑道:“这就好!若是真让震北侯府占了全功,奴婢可要呕死了!”
梅姑姑嗔了她一眼,向孟姝福了福,“还好瑾妃娘娘思虑周全。”
“姝儿,震北侯以钦差的身份前往豫州,你怎么看?”纯贵妃目光转向孟姝,轻声问道。
孟姝沉吟半晌,总觉得此事未必如此简单。
正如梅姑姑所言,以震北侯这等身份,定然不单单是为了剿匪这般简单,这里头定然还有别的心思。
“眼下情势尚未明朗,倒也不必过于紧张。”
她缓缓开口,将梦竹等人遣退,只留梅姑姑在侧。“姑姑,前几日你回府时,夫人半句没有提过秦三小姐的事?”
梅姑姑先是愣了愣,随即摇头,“没有。想来那个时候,豫州贪墨案刚不久,事关秦姑娘的消息还没传到京城,夫人也未必知晓此事。”
孟姝轻轻“嗯”了一声,话锋一转:“兵马都监管一州的厢军训练、治安巡逻,还有武器装备的清点,应当不会涉及粮草调度才对?”
纯贵妃思索道:“粮草调度该归司仓参军管,但地方上的事,未必全按规制来。江姓是豫州本地望族,江都监又管一方军事,若与知府、粮道勾结,想插手赈灾粮,倒也不是不可能。”
“郡主带来的消息只是传闻,真相如何咱们还不清楚。但有一点很关键,秦三小姐失踪,说明贪墨案背后极有可能还另有隐情,夫人派人去寻,想必也会顺着这条线索去查,为今之计,咱们也只能等候消息。”
纯贵妃听到这里,脸上露出几分担忧:“宝莲在闺中时一向胆小,真不知她是怎么过来的也不知现下怎么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