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二走了之后,曹州度过了一个最艰难的冬天,到了第二年青黄不接的时候,出现了超大范围的饥荒。
不过第二年雨水还算正常,所以曹州当地收了一茬麦子,秋季又收了一茬玉米,粮食价格就慢慢降了下来。
幸运的是,菏泽县没有出现大疫,柯大一家送走了崔二和柯思迪,花销降低了一大截。
花光了以往所有的积蓄,勉强度过了那个最艰难的春天。
现在一家团圆了,崔二确认了姐姐姐夫一家全都健在,柯大夫妻也确认自己弟弟和大儿子也是安全的。
一家人的心彻底的放松下来了,所以才有心情讨论其他的杂七杂八的事情。
一家人对未来的生活,也都有了几许希望。
崔二在姐夫家里吃了一顿饭,下午就骑着自行车去了县衙。
崔二的团长,让曹州知府和菏泽知县一起,召集了曹州府的官员、士绅、商人、富户们。
就在县衙的大堂里面,崔二被团长叫出来讲话,提醒和警告这些人配合行动。
崔二就是菏泽县街上的闲杂人等,几乎就是个无业游民甚至街溜子。
现场有几个商人对他都有点印象,因为以前找他干过杂活,就跟身边的人说了一下。
现场的这些本地的上流人士们,很快就都知道了崔二的根底,大部分人对他就是一脸嫌弃了。
都是本能的觉得,一个街溜子懂什么,让一个这样的东西来给自己上课?
崔二也明白自己的身份,也知道自己应该干什么,直接用菏泽本地给这些人提醒
“我和我的战友们,有很多都是咱们曹州本地人,甚至就是咱们菏泽县人。
“我崔二就是咱菏泽县街上的,在座的诸位应该有不少脸熟的。
“反过来也是一样,诸位谁家是做什么买卖的,谁家有钱谁家有粮食,我崔二也可以说是门清的。”
崔二这简单的三句话出来,现场的本地名流门的表情顿时就垮了。
刚才的嫌弃顿时就消散的无影无踪了,变成了难以描述的凝重和惆怅。
就是崔二这种街溜子出身,才清楚的知道谁家有钱有粮食。
以后他要代表大明,向自己征粮征饷的时候,那可是骗都没办法骗,所以还真的不能轻视他。
崔二看所有人都认真了,就继续叮嘱和教育他们
“与此同时,我们和我的战友们,为什么要离开故乡曹州,大老远的跑到大明,跑到澳洲去给吴王殿下当兵。
“我想诸位心里应该也都是门清的,而大明是不会允许这样的事情再次发生的。
“诸位想要在大明保住你们的财产,保住你们的身份地位。
“就要拿出你们的诚意来,向大明证明你们都是大明的好商人,好士绅。
“配合北伐军指挥部,维持市场和社会稳定。
“就是在正常经营获利的同时,还要自发的维护朝廷的威望,维护天下的安稳,保障百姓的生存。
“不能再无限制的囤积商品,无限制的哄抬价格,那就都是坏商人,坏士绅。
“都是北伐军要打击的对象,要没收资产,下狱治罪的。
“你们听明白了吗?”
一群商人和士绅都是苦着脸,断断续续的回应了一声
“明白了——”
rg。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