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熹年跟刘少奢等人来来回回没头苍蝇一样的转悠着,眼看着已经到了午时,依旧不见忘忧的影子。
“不管了!我去宴席上问陛下,你们继续找!”沈熹年说着,转身便往露华台的方向走。
“等下!”刘少奢一把拉住他,“你继续找,我去宴席上问消息。”
“你?”沈熹年有点信不过刘少奢。
刘少奢正色说道:“我再说一遍,我不会伤害林紫苏的!我是我,太后是太后。林氏满门的恩怨跟我没有关系。”
“我也没有别处可找了,便同你一起去,你上露华台问,我在外边等你。”沈熹年说着,拉了刘少奢一起往露华台去。
此时,雨已经停了,微风过出,有四季桂的香味。
露华台上的歌舞也停了,刘太后正在带着大家欣赏点评各家千金呈送上来的绣品。
乞巧,乞巧。历年的乞巧宴上都会有比女红的习俗,也是给各家千金们一个展示自己一双巧手的机会。
因为天子年少,后宫空虚,所以这次的乞巧宴便多了一层特别的意思。但凡有心攀附的官宦,都选了自家适嫁且心灵手巧的女孩子,并准备了精致的绣品以供太后赏玩品评。
太后跟各家夫人们言笑晏晏,宋嬷嬷心里却着急的很,来露华台的时候她打发姜兰去找忘忧,然而到现在连姜兰都不见了。在自己看不到的地方究竟发生了什么?宋嬷嬷有一种失控的惶恐。
然而太后的兴致极好,不但挨个品评各家千金的绣品,还要拉上赵祯给他说纹样的喻义,什么芙蓉丹桂图象征这夫荣妻贵,什么一只白鹭立在芙蓉花下象征一路荣华,什么富贵平安,连年有余等等。
赵祯心不在焉的敷衍着,心里一直想着忘忧的事情。
“是哀家老糊涂了,拿着这些女工绣品跟陛下讨论什么?”刘太后笑着摇头,又说:“对了,我朝女子同男子一样可以入学读书,其中也不乏有才者。昨儿泽慧还收上来许多诗稿,这个倒是可以请陛下品评一下。”
赵祯心想这还没完了!于是歉然笑了笑,说:“母后,儿臣多吃了几杯酒,要去更衣。稍后再来品评诗词。”
刘太后和蔼地笑道:“陛下莫不是找借口躲了吧?品评诗词可是查考学问的好时机哦!陛下年轻,正要多多学习呢,莫要偷懒。”
赵祯正要说什么,忽然听台下有人朗声说道:“臣来迟了,向太后娘娘和陛下请罪。”
“少奢来了。”赵祯轻笑道。
“没规矩!”刘太后斥道:“这都什么时候了,才来?”
刘少奢躬身笑道:“太后恕罪,臣原本一大早就来了,因路过太清池的时候看见一对天鹅在水上嬉戏,觉得甚是有趣便看住了,不过臣在心中酝酿了长诗一首为太后娘娘助兴,还请娘娘容臣把这首诗先誊写出来再处罚。”
刘太后抬手指着刘少奢骂道:“你这混账一向不喜读书,文不成武不就,整日游手好闲,招猫逗狗。写个长短句已经是为难了,还能酝酿长诗?”
“太后明鉴,这次乞巧宴如此盛大,这西苑行宫的风景又如此美妙,臣真的是有感而发。”刘少奢一边说一边朝赵祯使眼色。
刘太后看他那样子便以为是来为自己递台阶的,于是顺坡下驴,笑骂道:“若你再用那四六不通的打油诗来糊弄哀家,便两罪并罚!”
“谢太后,请纸笔来!”刘少奢朝两旁的内官们吆喝着。
赵祯笑吟吟的走到他跟前,问:“好些天不见你了,竟是躲着读书用功了吗?”
刘少奢笑哈哈的上前两步悄声说:“沈熹年把行宫翻遍了也没找到林紫苏。”说完便退回来,大声笑道:“陛下,臣已经做好了进科场的准备了。”
第177章打掩护,得以脱牢笼
“好,今年秋闱,朕等着你的锦绣文章。”赵祯说完,好似很随意地回头看了一眼宋嬷嬷,“朕有些冷,去拿一件披风来。”
“是老奴该死,竟然疏忽了,老奴这就去。”宋嬷嬷躬身请了罪,然后匆匆转身离去。
赵祯看宋嬷嬷离去之后,又借机小声对刘少奢说:“你去跟沈熹年说,忘忧和陈常禄在一起,找到陈常禄就能找到忘忧。”
“明白。”刘少奢答应了一声,抬手在怀里翻了翻,忽然喊道:“哎呀,我的草稿丢了,我得去找找!”
众人都偷偷地笑,但碍于太后颜面也没敢说什么。
刘太后气得脸色都变了,骂道:“混账东西,回头定叫你父亲好好地管教你!”
“太后莫怪,臣去去就来。”刘少奢说着,向着太后躬身一礼便急匆匆的跑了。
似他这般无礼,若是换做旁人一定会被问罪。然而他是太后娘家唯一的侄儿,太后骂过了,旁人自然要劝说一二。太后气得脸色都变了,但碍于场面也不好再多说什么。
“太后娘娘,各家千金的诗词都交上来了。”泽慧捧着一个装满诗笺的托盘走过来回道。
刘太后勉强笑了笑,对赵祯说:“哀家这些年被庶务所累,于诗词上却是荒废了。还是请陛下看看吧。”
赵祯心不在焉地揉了揉眉心,说湿气太重,又被凉风一吹,此时有些头疼。看着他敷衍的样子,太后面露不快之色。抬头看见了赵承渊便抬手笑道:“四郎,你来。”
极有眼色的赵承渊早就看出了赵祯的烦躁以及太后的不悦,便含笑上前躬身一揖并回道:“不知太后娘娘有何吩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