奏疏里大致是说自己的病多是受寒受冷所致,太医建议离京修养。所以他恳请天子开恩,准他去江南住些日子。
赵祯看完这封奏疏之后忍不住笑了,当即便拿了朱笔在上面批了两个字:准奏。
三日后,赵承渊携夫人程氏一同离京,乘一艘轻便的客船直奔扬州,同行之人只有贴身护卫阿寺,女医孙氏以及几个粗使的家丁婆子。
刚过满月的小银月不宜远行,便把她留给丁素云。丁素云身为正妃,自然不宜远行,要留下来打理府中各种琐事,应付人情礼往。
对此事,朝中人暗地里议论纷纷。也有人提处异议:
吴王养病应该去封地,为何去了扬州?
这位王爷一向是天子的心腹,此次莫名其妙的去了江南,莫不是奉旨暗查什么事情?
于是那些心里有鬼的官员匆匆忙忙把自己偷吃的嘴巴擦干净,生怕被赵承渊揪住了把柄。
另有几个言官上书弹劾吴王身为皇室亲王不该随便插手地方政务。然而这些奏疏送到大内便被天子留下,不谕置评。
两日后皇后却下了一道谕旨,封赵承渊庶出的长女银月为荣嘉县主。
朝中众人纷纷猜测,各有各的说法。
丁素云带着银月进宫磕头谢恩,回来又操持了家宴接受亲友的祝贺。
之后,不过半月光景,赵承渊去江南这件事情,在激起一层涟漪之后终于平静下来。
第285章铺排,圣寿将至
十一月,天寒地冻的时节。
随着赵承渊离京引起的物议平复下去,朝廷迎来了天子的寿诞日。
往年天子过寿无非是摆宫宴,王公贵族以及文武群臣们入宫拜寿,领宴。今年皇后生了公主,天子十分喜欢,又打着太后年事已高,甚是想念旧日的妯娌子侄的由头。便决意把之藩的诸位皇族亲眷都接进京城参加宫宴。
这样的决意自然引起朝中大臣的反对。皇室宗族的王爷之所以就藩不在京都这个权力中心,为的就是皇权至上。像赵承渊这样在京的王爷根本就是太后揽政时期的遗留问题。朝中早有人上书弹劾让赵承渊就藩了,只是赵祯一直压着那些奏疏没有批准罢了。如今竟然借着圣寿把这些宗室王爷都请回来?这不是没事找事吗?
然而赵祯早就料到了大臣们的反对,所以没给他们反对的时间,在旨意发出去的同时已经挑选了几名武将悄然带兵前往几位王爷的藩地接人了。这次接的不仅仅是王爷,更有各位王妃和太妃们。
这几队人马之中,前往吴王封地的人是韩枫。
跟其他人不同的是,那几位武将都带领千名护卫队出行,而韩枫只带了一百二十名亲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