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谢皇后娘娘体恤。”裕王妃忙欠身笑道,“今日是皇后娘娘跟天子成婚的第二天,也是臣妾们第一次入宫朝见,可不敢失了礼数。”
“裕王妃是个周全的人。”忘忧微笑道。
贤王妃喝了一口红枣茶,方问:“昨日帝后新婚大喜,为求双喜临门,太后下了谕旨令淑妃梅氏在皇后入宫之后入宫,怎么今日她竟没来给皇后娘娘请安吗?”
关于梅清韵跟自己同一天入宫并封为淑妃一事,忘忧心里一直不舒服。但因赵祯早就找了沐霖说明原委,之后沐霖夫妇又一再劝说开解,忘忧才把这件事情压在了心底。原本想着,好歹也是新婚,装过这几日再倒腾这些乱七八糟的事情,却不料贤王妃一来就把这事儿给翻出来了,倒像是有意为之。
“回皇后殿下,淑妃娘娘来请安了。”门口的宋嬷嬷适时地回了一声。
忘忧笑了笑,说:“这人真是不经念叨。快请进来吧。”
贤王妃和裕王妃各自端坐回去。梅清韵款款入内,至大殿内规规矩矩的站住,然后大礼参拜。
忘忧看着她跪拜地姿势那样标准,心中忍不住为梅翰林的家教规矩喝彩。
“臣妾淑妃梅氏,请皇后殿下金安,愿娘娘吉祥如意,芳华永驻。”梅清韵磕了最后一个头,方朗声喊道。
“快起来吧,地上凉。别跪坏了膝盖。”忘忧看了旁边的姜兰一眼,吩咐道:“赐座。”
姜兰回头看了一眼小宫女,小宫女搬了一个绣凳送过来,凡在忘忧的一侧。
梅氏再次行礼谢坐,又向贤王妃,裕王妃等人欠了欠身之后,方在小绣凳上落座。
裕王妃笑着对贤王妃说:“一直听说梅翰林读书清流门户,家教极好。今日见了淑妃才算是信了。”
贤王妃含笑说道:“太后娘娘的眼光自然是不会错的。梅妃,听说你自幼跟家中兄长一起读书?”
梅清韵忙起身回道:“回贤王妃的话,妾小时候跟兄长们一起读书,无非是打发时间罢了。也并没认真读几年,只些许认识一些字,不是睁眼瞎罢了。”
“读书方能明事理。你的祖父曾经官至太师,你的父亲虽然在翰林院只是个五品闲职,但他学问极好,是个端方中正之人。如今太后娘娘选你陪伴在天子身侧,你务必要尽心尽力,既要照顾好天子的饮食起居,更应该时常劝谏。辅佐好皇后,给我赵氏开枝散叶。”贤王妃朗声说道。
此番话,说给皇后正合时宜。然而贤王妃偏偏说给了淑妃梅清韵。
在座的都是人精,一个个都是权谋窝里爬出来的,任谁还听不懂贤王妃的意思呢?忘忧就算一开始没听明白,在看到众人低头喝茶的神色时也回味明白了。
然而忘忧却并不说话,只拖着茶盏慢慢的喝茶,仿佛贤王妃的那些话她根本没听见一样。
梅清韵却有些尴尬了,这样的话她若是应了,以后必定遭皇后记恨;可若是不应,当下就把贤王妃给得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