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来来,这是我家小锦的喜糖。”糖在农村是精贵的东西,但对这会儿城里的孩子来说,也同样有着莫大的吸引力。
所有人纷纷围了过来,一家领了一包,苏妈妈还打开了一些零散的,分给在院子里玩的孩子。
邻居们你一言我一语地问开了:“乔老师,你家小苏的婚事真成了?这是订婚喜糖?”
“不是,我们家小锦前两天已经结婚了,在桐城摆的酒。”
“唉哟,我是才听花大姐说了小苏谈了个对象,没想到都结婚了,这么快啊?”
“乔老师,你家女婿是干啥的?”
苏妈妈笑:“他呀,当兵的!”
“哎哟,当兵好啊,保家卫国,好!”这会儿的老人,可没忘记他们能有今天的幸福生活,都是军人用鲜血换来的,对于军人,他们打从心底敬重。
“小锦也是个好孩子咧,她对象能娶到小锦,可真福气!”
花婶不服气,她大侄子和大外甥哪里就比不过一个穷当兵的?
她刚刚被苏妈妈一说,有些撇不开脸,很有骨气地没去拿糖。
奈何她家孙子小豆豆看人家有糖,也嚷着要吃,不给吃就哭闹。
花婶没办法,不得不舔着脸上前跟苏妈妈要了一包。
又忍不住问道:“小苏这婚事办得挺匆忙啊?”
苏妈妈脸阴了一下,不愿去深想花婶话里的隐意,“是挺匆忙的,女婿只有一个月婚假,可不得抓紧着办了。”
“哎呀,这么急,对方能给多少彩礼啊,还有这嫁妆,听说农村流行什么三转一响,你们是不是也给小苏陪了四大件的嫁妆?小苏以后是要回京都的吧,你们可别犯傻,那些东西买了,以后放在村里也是便宜别人的。”
苏妈妈看着花婶八卦的嘴脸冷笑一声,转而却是一叹:“我哪敢要彩礼呀!
你们是不晓得,这婚礼从头到尾,都是我亲家出钱出力,我们要买点陪嫁的东西,可人家里大彩电,冰箱,洗衣机,收录音机,电风扇,自行车,摩托车啥也不缺。
我亲家说了,东西买多了也是浪费,让我们不用买。我们啥也没出,可不就不敢收人家彩礼,哪晓得我那亲家硬是要给,说哪有嫁女不要彩礼的,姑娘家会叫人看轻了去!”
哗,这小苏的对象家里阔绰呀!
这样的亲家请给来仪打!
苏妈妈继续凡尔赛:“我能怎么办?只能收了呗,幸好我和老苏早早就给我们家小锦准备了新区那边的一套房子作为嫁妆,不然这匆匆忙忙的,啥也没准备,我们小锦没有嫁妆得多难看。”hr
()
span传送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