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包小说网

面包小说网>济公传奇电影 > 第509章 毒死许后 怒骂中宫(第2页)

第509章 毒死许后 怒骂中宫(第2页)

汉成帝对淳于长大见信用、淳于长大受贿赂之际,人民纷纷起来进行反抗斗争。永始三年(前14年)十一月,陈留郡尉氏县以樊并为首的一伙百姓组织暴动。暴徒以“摸三色丸”分工杀人(红丸杀武官、黑丸杀文官、白丸处理后事)。

他们杀死陈留太守,劫掠官府、富户,自称将军。同年十二月,山阳郡官营铁场的手工工人苏令等铁官徒奋起反抗,攻杀长吏,抢走兵库兵器,自称将军。这支起义队伍横扫十九个郡国,杀死东郡太守、汝南都尉,震动了西汉王朝。这些农民和手工业者的起义当然都是当时政治腐败、官逼民反的结果。而政治腐败的原因之一不能不与包括淳于长在内的一大批贪官污吏把持朝政有关。他们的出现对西汉政治的影响,就好比在本已开始腐败的食物中添上酵母一样,更加速了它的腐败。因此,西汉王朝这座大厦的崩溃,从某种意义上说,正是被淳于长之类的“蛀虫”蛀空的。

淳于长的妻子移徙合浦,母归故里。许孊不知下落,想必亦是充戍合浦去了。

汉成帝复使廷尉孔光,持鸩毒至长定宫,赐废后许氏自尽。可怜许后在位十四年,听了两个阿姐的邪言,既失位置,复丧性命。虽是自贻伊戚,也觉得可悲可悯呢!抑扬得当。红阳侯王立,勒令就国。

王莽揭发奸恶有功,且由王根推荐令其代位,遂拜为大司马。王莽得秉国钧,欲使名誉高出诸父,特聘请远近名士,作为幕僚,所得赏赐,悉数分给宾佐,自己格外从俭,菲食恶衣,与平民相同。

会王莽母有疾,公卿列侯,各遣夫人探问,大都是绮罗蔽体,珠翠盈头。王莽妻子王氏,乃是故相宜春侯王诉的曾孙女,同姓不婚,王莽既好名,何独不知守礼。急忙出门相迎,衣不曳地,裙仅蔽膝。各女宾还道她是仆妇,及密问左右,才知她是大司马夫人,都不禁诧异起来。王莽妻子接待女宾,分外周到,惟所供茶点,不过寻常数色。待大众问过太夫人,陆续辞归,各言大司马家节俭简约过人。王莽得闻众言,私心暗喜,全是狡诈。

且说绥和二年仲春,荧惑守心,丞相议曹李寻,上书丞相,说是灾祸将至,君侯难免当灾,应即与阖府官属,商议趋吉避凶的良策。

丞相翟方进,览书惶惑,不知所为。果然不到数日,便有郎官贲丽,奏请天象告变,急须移祸大臣。是翟方进的催命鬼。成帝刘骜听着,立召翟方进入朝,责他为相有年,不能燮理阴阳,致有种种灾异,宜善自为计,毋待朕言。

翟方进于是免冠叩谢,惶然趋出,回至相府,也知不免一死,但尚望有生路可寻,未肯贸然自杀引决。谁知过了一宵,又由朝使赍入策书,严加责备,且赐他上尊酒十石,养牛一头,叫他自裁。

翟方进接到牛酒,想着汉家故例,牛酒赐给相臣,就是赐死的别名。没奈何硬着头皮,取出鸩酒一杯,忍心吞服,须臾毒发,便即倒毙。冤哉枉也。汉成帝还托言丞相暴亡,厚加赙恤,特赐乘舆秘器,并且亲往吊丧,掩耳盗铃,煞是可笑!

惟翟方进既死,丞相出缺,汉成帝选择廷臣,还是廷尉孔光,居官恭谨,可使为相。因先擢为左将军,再命有司拟定策文,铸成侯印,指日封拜孔光。是时梁王立系梁王揖七世孙。楚王衍宣帝之孙,即楚王刘嚣子。入朝,已由成帝召见数次,预备翌旦辞之行。

汉成帝午后无事,便至少嫔馆过夜,吃了过量的春药,与赵合德夜间不知为欢娱多少次,已经到了天色大明,赵昭仪合德先从榻上起,汉成帝也即起坐,才把袜带系就,忽然就扑倒床上,不言不语,竟尔归阴。

赵合德尚不知何因,连呼不应,用手微按,已无气息,不由的神色慌张,急命内侍宣召御医。等到医官入内看视的时候,已是脉绝身僵,还有什么回生妙方?

那时只好报知太后,及内外要人。太后急忙趋视,亲抚帝体,肌冷如冰,当即号啕大哭,皇后赵飞燕等,陆续走集,统皆陪哭一场。及大众止哀,办理棺殓,太后召入三公,独缺丞相。

当由王莽禀明,谓丞相已择定孔光接任,于是复召孔光,就灵前拜为丞相,封博山侯。好在策文印绶,俱已办就,即付与孔光领受。孔光拜谢后,即与王莽等人料理大丧。

越宿由太后王政君下诏,令王莽和孔光,会同掖庭令查明皇帝起居,及暴病一切原因。王莽接奉诏旨,乐得从严究治,迭派属吏至少嫔馆调查,细诘赵昭仪合德,气焰逼人。

赵合德虽未曾毒死成帝,自思从前亏心各事,若一经逮问,断难隐讳,且要连累姊弟,一同坐罪。沈吟多时,觉得除死以外,已无别法,遂召集贴身侍婢,各给赏赐,嘱令勿谈前愆,自己则仰药毙命。一缕芳魂,总算赶上鬼门关,往寻汉成帝去了。也是显报。

汉成帝刘骜在位二十六年,改元七次,寿终四十五岁。本来是体质强壮,状貌魁梧,俨然象个尊严天子,怎奈酒色过度,耗丧本元,遂致乐极亡阳,霎时晕死,后来奉葬延陵。

太子刘欣入宫嗣位,是谓哀帝。尊太后王氏为太皇太后,皇后赵氏为太后。太皇太后王氏,喜谀寡断,傅昭仪谋立孙儿,常至长信宫伺候,竭力趋奉,就是丁姬也承欢献媚,孝敬有加,因此哀帝刘欣嗣位,太皇太后王氏,便令傅昭仪丁姬两人,十日一至未央宫,与帝相见。又传旨询问丞相孔光,及大司马何武,谓定陶太后应居何宫?孔光素闻傅昭仪权略过人,若得入居宫中,将来必干预政事,挟制嗣君,所以复议上去,请另择地筑宫。

何武未知孔光之意,谓不如到北宫居住,省得劳费。太皇太后依了何武所言,遂使哀帝刘欣诏迎定陶太后,入居北宫。傅昭仪即日移入,丁姬亦随同进去。北宫有紫房复道,与未央宫相通,傅昭仪得日夕往来,屡向汉哀帝要求,欲称尊号,并封外家亲属。哀帝刘欣甫经嗣阼,不敢自出主张,所以犹豫未决。

巧有高昌侯董宏,得闻消息,意欲乘机迎合,上书引秦庄襄王故事,谓庄襄王本夏氏所生,过继华阳夫人;即位以后,两母并称太后,今宜据以为例,尊定陶共王后为帝太后。亏他寻出佐证。汉哀帝得书,正想依议下诏,偏大司马王莽,左将军师丹,联名弹劾董宏。略言皇太后名号至尊,有一无二;董宏乃引亡秦敝政,蛊惑圣明,应以大不道论罪。

汉哀帝虽然不快,究因王莽为太皇太后的侄子,未便梗阻其议,乃免董宏为庶人。

傅昭仪闻信大怒,立到未央宫,面责哀帝,定要速上尊号。汉哀帝无奈,入宫拜见禀告太皇太后,太皇太后允如所请,乃尊定陶共王为共皇,定陶太后傅氏为定陶共皇太后,共皇妃丁姬为定陶共皇后。

傅太后是河内温县人,早年丧父,母又改嫁,无亲兄弟,只有从弟三人,一名晏,一名喜,一名商。

汉哀帝为定陶王时,傅太后欲亲上加亲,特取傅晏之女为哀帝妃,至是即立晏女傅氏为后,封晏为孔乡侯。又追封傅太后父为崇祖侯,丁皇后父为褒德侯。丁皇后有两兄,长兄忠,已经去世,忠之子满也得受封平周侯,次兄明方值中年,并封为阳安侯。哀帝的本生外家,已经加封,只好将皇太后赵氏弟钦,晋封新城侯,钦兄子为成阳侯。王赵丁傅四家子弟,并膺显爵,朱轮华毂,杂沓都中。

太皇太后王氏,置酒未央宫,拟邀集傅太后赵太后丁皇后等,一同会宴,共叙欢忱。国丧才毕,不宜大开筵宴,王政君也是多事。筵席且备,应设坐位,太皇太后坐在正中,自无疑义,第二位轮着傅太后,即由内者令官名。在正座旁,铺陈位置,预备傅太后坐处。此外赵太后丁皇后等,辈分较卑,当然置列左右两旁。位次既定,忽然来了一位贵官,巡视一周,便怒目视内者令道:“上面如何设有两座?”

内者令答道:“正中是太皇太后,旁坐是定陶傅太后。”

道言未绝,便听得一声怪叫道:“定陶太后,乃是藩妾,怎得与至尊并坐?快与我移下座来!”内者令不好违背怠慢,只好将座位移列左偏。看官道是何人动怒?原来是大司马王莽。王莽见座位改定,方才出去。已而太皇太后王氏,及赵太后丁皇后等,俱已到来就席,哀帝亦携同皇后傅氏,共来侍宴。只有傅太后不至,当下差人至北宫催请,好几次俱被拒绝,显见得傅太后为了坐位,已有所闻,不肯前来赴席。太皇太后不暇久待,乃嘱令大家饮酒。天厨肴馔,比不得吏民酒席,自然丰盛得很。但因傅太后负气不来,反累得满座不欢,饮不多时,当即散席,各归本宫。傅太后余怒未平,免不得迫胁哀帝,叫他撵逐王莽。哀帝尚未下诏,王莽已得知风声,自请辞职。当即奉诏批准,特赐黄金五百斤,安车驷马,罢令就第。朔望仍得朝请,礼如三公。公卿大夫,尚称莽持正不阿,进退以义,有古大臣风。又入王莽彀中。

王莽既免职,舆情都属望傅喜,傅喜已任右将军,学行纯正,志操清洁,傅家子弟,要算他最有令名。

偏傅太后因喜常有谏诤,与己未协,不欲令他辅政,乃进左将军师丹为大司马,封高乐侯,傅喜亦托疾辞官,缴还右将军印绶,有诏赐金百斤,令食光禄大夫俸禄,归第养疴。大司空何武,尚书令唐林,皆上书留喜,谓喜行义修洁,忠诚忧国,不应无故遣归,致失众望。哀帝亦知喜贤良,一时为祖母所制,不能不留作后图。过了数日,接阅司隶校尉解光奏牍,乃是一本弹章,指斥着名权戚两人。正是:

由来仕路多艰险,益信人心好诡随。

欲知解光弹劾何人,容俟下回发表。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