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未曾想,蔡旷之乱未平,周珩那厮竟敢意图效仿,起兵攻打沧州?
&esp;&esp;沧州蛮荒之地,赵协倒并不十分在意。
&esp;&esp;可偏偏,那能让他长生不老的蛟龙便藏在沧州海域之中。
&esp;&esp;沧州若是失守,那无异于是要了他赵协的命。
&esp;&esp;好在,楚霁当是他的心腹良臣。
&esp;&esp;早些日子楚霁便传回奏章,说是平定了沧州百姓之乱,随着奏章传回的还有两颗仙丹。
&esp;&esp;正是因为有这两颗仙丹相护,他才没被这朝堂上的一众奸佞贼臣气晕过去。
&esp;&esp;现如今,楚霁又平定了周珩起兵一事,当真是比起那起子无用之人,不知好了多少倍。
&esp;&esp;从前,赵协只觉得楚霁面容姣好又懂事孝敬,不曾想竟还有如此之才。
&esp;&esp;实乃国本之幸,他赵协之幸也。
&esp;&esp;孙常侍早已起身,侍候在一旁。
&esp;&esp;听完赵协长篇大论的“肺腑之言”后,他眼珠子一转,附和道:“楚大人对陛下自然最为忠心,定然是要为了陛下殚精竭虑的。”
&esp;&esp;“不错,”赵协点了点头:“你说,朕该赏他些什么好呢?”
&esp;&esp;“诶呦,老奴那里懂得这些?”孙常侍故作为难:“只是,这周珩已然伏诛,待明日诸位大人知道了这事儿,定然要为了胶州牧这个位子吵得不可开交,陛下不如先思量着?”
&esp;&esp;闻言,赵协只觉得豁然开朗。
&esp;&esp;胶州乃是农耕兴盛之地,虽比不得益州之流富庶,但也财力颇丰。
&esp;&esp;不知
&esp;&esp;有多少朝廷重臣想着要将自己的亲信捧到那个位子上去。
&esp;&esp;当年周珩便是因为没有家族可以依靠,赵协自认为能将人完全拿捏住,这才力排众议地让他当了胶州牧。
&esp;&esp;赵协并不怀疑自己看人的眼光。
&esp;&esp;他只是认为,这么多年,胶州牧锦衣玉食的生活将曾经那个对他忠心耿耿的人改变了。
&esp;&esp;可楚霁却不同。
&esp;&esp;楚霁出身皇商楚家,自幼长于益州,再多的锦衣玉食也受享过,又对着自己忠心耿耿,自然不会因为外力所改变。
&esp;&esp;倒算得上是个合适的人选。
&esp;&esp;“你这个老东西,虽说大字不识几个,说起话来还倒是有几分道理。楚卿乃是此次平定胶州之乱的大功臣,朕便下旨让他兼领胶州牧。”
&esp;&esp;左右暂且也想不出更合适的了,一番犹豫过后,赵协便让孙常侍研墨。
&esp;&esp;孙常侍眼瞧着赵协的意志并不坚定,说不准明日被旁人一忽悠,胶州牧的位子便又要另给他人了。
&esp;&esp;朝令夕改的事儿这位陛下不是没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