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要真的用酷刑,尤平万一熬不住把他供出来,那他可就完了。
面对王文越所提出的用大刑逼供,太子想了很久,最终摇头否决:
“严刑逼供,就算他改口,说出的话也不能作为证据,别人倒觉得孤屈打成招,还是罢了。”
王文越说:“可是若不如此,此案恐怕就要变成死案。”
太子无奈的说:“孤一时不慎,把这个案子办成这样,责任在孤,稍后孤会向皇帝上书陈明此事,请皇帝派人查查此案。”
如今太子自认为已经没有能力再查这个案子,只能希望他父皇插手。
然而田秀看了太子的奏书,非但没有为他出头,反而很生气。
“太子真是让朕失望,这么一个小案子,让他办成这个样子。”
“现在他还舔着脸来找朕给他擦屁股,告诉太子,自己的屁股自己擦!”
田秀确实是很生气。
太子就连这么一个小案子都查不明白,被人家耍的团团转。
这还怎么让他放心把天下交给太子?
太子收到了皇帝的批复以后,也知道父皇是动的真火。
奈何这案子已经被办成这样,太子也实在没有什么新的突破口。
最后,太子只能查办了一批代国的官吏,此案就这么结束。
皇帝当然免不了又对太子痛骂一番。
太子知道办错了事情,也只能老老实实受着。
离开代国,太子又进入燕国。
到了燕国以后,太子看到的又是另一番景象。
这燕国境内,到处都是人。
不过这些人都是被官兵压着,看起来更像是犯人。
太子询问叔孙通:“老师,这是怎么一回事?”
叔孙通就说:“这些都是替官府服役的,他们要到北边去修长城。”
太子眉头一皱。
这修长城的工程,朝廷是有严格规制的。
朝廷把长城这个项目分成十期。
每期三年,只要各地官府能在三年内把他们负责的长城修缮完毕即可。
朝廷早就找专人计算过,三年时间完成一期,并不会损耗多少民力。
可按照太子所见,地方官府征集的这些民夫,肯定比朝廷计划的要多。
太子已经很不高兴。
他的马车越是深入燕国,看到的景象就越残酷。
大批民夫被官府向牲口一样赶着往北而去。
途中遇见掉队的,都是被这些官兵用鞭子狠抽。
太子看不下去要阻止。
叔孙通他们拦着不让,怕太子遇到危险。
到了蓟都,太子召见了郡守夏大娘。
随后,一封奏书被送到洛阳。
未央宫。
“臣自受命北巡,稚子图中历晋、代逮至燕,临敝邑之地,如晋国,政清,国富,民强,去都鄙远,景观异则,若说燕国,燕去王都颇远,其吏行治,私役,固三年修长城,一年完,以求功于朝,民多怨憾。长城有社稷之功,而以有司急功进,人民多怨,儿亲至右北平近长城,见由徭役死者甚众。长城之下,累累白骨,妇无良人,子失其父,天下臣民无不对朝廷怨声载道!长此以往,恐大唐社稷危矣!为保社稷稳定,儿臣斗胆,请君上暂停长城,熄暴政,兴仁政,抚恤百姓,和睦士族,此为圣人治理天下之道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