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包小说网

面包小说网>风起三国官方版 > 第291章 归顺的颍川士族(第2页)

第291章 归顺的颍川士族(第2页)

只见郭嘉趁机道:"曹操已抛弃颍川,诸位还要为他殉葬吗?我家主公承诺,归顺者可保留三成田产,子弟择优录用。顽抗者——"

他看向典韦,"典将军会亲自护送全家去岭南开荒。"

典韦适时地冷哼一声,手中双戟重重砸在地上,震得众人心头一颤。

辛评突然大笑:"好一个郭奉孝!先以武力威慑,再以利诱之。罢了罢了,我辛氏愿降。"

有辛氏带头,其他家主纷纷表态。唯有钟演仍在挣扎:"我兄长在曹营为官,若我投降。。。"

"钟公放心,"郭嘉微笑,"钟繇大人深明大义,必能理解家族存续之重。况且。。。"他压低声音,"我家主公已秘密联络许都多位大臣,曹操的江山,恐怕坐不了多久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终,在郭嘉的威逼利诱,满嘴“胡言乱语”的忽悠与诈骗之下。

颍川八大世家全部签下降书。郭嘉立即派快马向张固报捷,同时着手整编各世家私兵,准备东进许县,与张固汇合。

除此之外,八大世家不少嫡系子弟被郭嘉派遣一队人马,“护送”前往广陵书院,去“学习”,此举当然是郭嘉为了拿到质子所用出的手段。

好在郭嘉是颍川士族出身,又是锦衣卫指挥使,对于哪些人是世家重点培养的子弟。他可谓是最清楚不过了。

当夜,郭鸿在郭府祠堂单独会见郭嘉。

"奉孝,你今日所为,究竟是真心为张固效力,还是另有所图?"郭鸿目光如炬。

郭嘉跪在祖宗牌位前,郑重上香:"兄长,天下大势已明。曹操外强中干,刘备偏安一隅,唯有我主张固,有平定天下之志。"他转身直视郭鸿,"郭氏要想延续百年荣耀,必须站在胜利者一边。"

郭鸿长叹:"希望你是对的。族中已按你要求,秘密整理了颍川士族的田亩册和私兵名册。"

"多谢兄长。"郭嘉深施一礼,"明日我将启程前往许县,颍川就拜托兄长了。记住,对那些阳奉阴违的家族,不必手软。如今赵涣和私兵的人马,指挥权都在你手里,只要颍川士族不乱。将来平定天下,你就是头功!"

三日后,当张固率主力抵达阳翟时,城门大开,百姓夹道欢迎。返回阳翟的颍川士族身着素服,跪在城门口献上印绶。

张固扶起为首的钟演与陈纪,高声道:"诸位深明大义,免去一场兵灾,功在千秋!本帅承诺,凡真心归顺者,不仅田产可保三成,子弟更可入广陵书院深造,将来为官为将,共建太平盛世!"

人群中,郭嘉与郭鸿相视一笑。颍川士族的时代并未结束,只是换了一种方式延续。在这乱世之中,生存从来不是靠清高自许,而是审时度势的智慧。

只不过,郭嘉也清楚。将来这些世家子弟,能不能在科举中战胜那些吃苦耐劳的平民子弟,那可就说不准了。

毕竟锦衣玉食的他们,与那些从有着广大基数的平民之中出来的天才,并不一定会有多大优势。

而一旦世家大族没有了权利的保驾护航,只靠这些田产,最终也只会变成地主阶级,翻不起什么大浪。

而随着后代的增多,土地一旦被分家,那么这些士族,说不定最终也只会变成平民百姓。

或许很多年后,又会有一个天才诞生,通过科举进入朝堂,可是那也不过最终又会将家族抬去地主阶级,但是世家,恐怕就不可能了。

阳翟城头,张字大旗猎猎作响。张固在众将簇拥下登上城楼,远眺东南方向——那里是许都所在。

"奉孝,孔明,颍川大概率已定,接下来该当如何?"张固抚摸着城垛上斑驳的箭痕,沉声问道。

二人对视一眼,随即又按照惯例,由郭嘉开口道:“主公,眼下就两个方向。要么挥军进入陈留。要么北上进攻洛阳!”

“据锦衣卫密报,司马懿与诸葛瑾似乎大吵一架。不欢而散,如今司马懿手中还剩三万兵马,许都大概率他是守不住的。所以司马懿很可能会退回陈留。”

诸葛亮也点了点头,随即继续补充道:“相比于洛阳,继续进攻陈留收益更大。所以亮还是建议主公兵发陈留!”

张固点了点头,随即说道:“随着颍川的拿下。我估计汝南的曹仁和夏侯渊应该坐不住了吧?”

郭嘉听后笑着说道:“这倒是很有可能,我估计曹仁很有可能会回兵与司马懿会合,毕竟关羽如今根本不可能与司马懿继续合作下去!”

……

喜欢三国之风起扬州请大家收藏:()三国之风起扬州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