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铳如密雷,箭如骤雨。
&esp;&esp;鞑兵待要射箭还击。
&esp;&esp;山坡上的东江兵,却又在林木山石的遮挡之下,不断移动变换位置,难以对准。
&esp;&esp;鞑兵仰头向上胡乱放出的弓箭,也没有多少能射中目标。
&esp;&esp;这一轮攻击下来,除了一些穿重甲的鞑兵头目没有怎么受伤,其他的鞑兵死伤惨重。
&esp;&esp;有一千多鞑兵,眼见这么继续往前,有死无生。
&esp;&esp;在三个牛录额真的率领下,掉头向回路冲去。
&esp;&esp;冲出狭路口后,往西向浑河方向奔去。
&esp;&esp;他们意图是沿着浑河东岸再冲回沈阳,虽绕远路,但这条路线地势平坦,视野开阔,相对来说,逃生的机会大出许多。
&esp;&esp;剩下近三千鞑兵反应慢,已经被两边山坡上冲下的东江军团团围住。
&esp;&esp;在这狭道两侧埋伏的东江军,也足有两万多。
&esp;&esp;三千鞑兵中有些悍勇鞑子还在疯狂死战,浑身鲜血。
&esp;&esp;还有许多人眼见这情形,已经放下刀叉,放弃抵抗。
&esp;&esp;不过小半个时辰,这剩下三千鞑兵已经被全歼。
&esp;&esp;晚上酉时二刻,那取道浑河东岸的一千多鞑兵终于逃回沈阳。
&esp;&esp;而此前被分兵去清扫奉集堡外围的那一千五百鞑兵中,也零星有两三百人逃了回来。
&esp;&esp;他们被瓦克达分派出去后,大多都碰见小股东江兵骚扰,被引逗追击,渐渐远离奉集堡,然后被忽然出现的埋伏袭杀。
&esp;&esp;有五六百人比较机灵,见势头不对,返回时又遥见东南山坡边数以万计的东江军,便吓得直接往沈阳方向逃回,中途又遭遇截杀,最后逃回两三百。
&esp;&esp;进沈阳城后,便向代善通报了瓦克达死讯。
&esp;&esp;代善听后大恸,几乎晕倒。
&esp;&esp;恢复镇定之后,下令全城戒严,对城中汉人奴仆严加戒备。
&esp;&esp;同时紧急召集其他几个儿子硕托、萨哈璘、巴喇马、玛占。
&esp;&esp;另外几个在城中的兄弟阿拜、汤古代、塔拜,以及只有十七岁的多尔衮、十六岁的多铎也都叫来。
&esp;&esp;一起商议城防。
&esp;&esp;等那逃回的一千鞑兵靠近沈阳,代善下令放入瓮城中,让城中鞑兵亲属,逐一辨认无误,确保没有东江奸细混在其中,才放入城中。
&esp;&esp;从这些鞑兵的叙述里,代善得知瓦克达死时惨相。
&esp;&esp;代善又是捶胸顿足,痛哭流涕。
&esp;&esp;好不容易平静下来,代善和硕托等人商议眼下面临的局势。
&esp;&esp;城内本来驻军是一万五千人,被瓦克达带出去六千,逃回一千五百,现在城内有一万稍多的军力。
&esp;&esp;而从这些逃回士兵的报告来看,光是东江军在奉集堡东南方向的埋伏就有两万多人,在奉集堡西北方向的又有两万多埋伏,这两处加起来,就已经有四万以上,甚至接近五万人的力量。
&esp;&esp;而奉集堡显然也被东江军攻占,堡内聚集着不知数量的东江军。
&esp;&esp;另外从逃回士兵的报告,此次这些东江兵,人人都有锋锐兵器,这是以往和东江军作战从来未有的情形。
&esp;&esp;面对这样一支人数在五万左右,并且有足够装备的军队。
&esp;&esp;已经损了了千多兵力,沈阳城内剩余这一万多军力,再要贸然出城迎击,显然不是明智之举。
&esp;&esp;甚至让驻扎牛庄和海州城的阿敏和阿巴泰率一万五千人回援,都可能是让他们自杀的举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