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他们和东江军中原有的工匠士兵一起,利用现成的材料在两天的时间里赶制出两百多辆楯车,加上搜刮到已有的楯车。
&esp;&esp;足有四百多辆。
&esp;&esp;还有同等数量的木驴、木牛、云梯。
&esp;&esp;隆冬时间,护城河里的水都已结冰,倒是不需要过河用的壕桥。
&esp;&esp;在围城的头两天,器械不多。
&esp;&esp;所以还是围而不打。
&esp;&esp;到了第三天,沈世魁觉得器械准备得差不多了,终于开攻。
&esp;&esp;东江军先派出一万人同时从四面攻城。
&esp;&esp;这第一次是尝试性的攻打,看看后金守城能力究竟如何。
&esp;&esp;随着攻城令发出。
&esp;&esp;在最前面的士兵或者推着楯车,或者依靠木驴、木牛、木幔做掩护,后面推着云梯车,向城墙四边涌去。
&esp;&esp;攻城人群距离尚远时。
&esp;&esp;城墙上鞑兵发射火炮攻击,击中几处人群造成损伤。
&esp;&esp;但这些火炮的命中精度并不高,发射频率也不快。
&esp;&esp;攻城大队仍旧不断逼近城墙。
&esp;&esp;等过了已经封冻的护城河后,城墙上的鞑兵开始往下射箭攻击。
&esp;&esp;这时东江兵的损失开始变大。
&esp;&esp;不过最前面的士兵在楯车、木驴、木牛的掩护下,依旧向前推进。
&esp;&esp;等到了城墙脚下,
&esp;&esp;城楼上抛下滚木礌石,装有粪水的瓦罐。
&esp;&esp;砸死砸伤了不少东江兵。
&esp;&esp;有些地方城墙上扔下巨石,就连楯车、木驴、木牛都能被压碎,
&esp;&esp;不过还是有许多攻城士兵竖起云梯,一些士兵顺着云梯往上攀爬。
&esp;&esp;城楼上鞑兵不断用撞杆将云梯推倒。
&esp;&esp;有些云梯并未被推倒,攻城的兵通过云梯爬上城楼,鞑兵又倾倒下冷水。
&esp;&esp;在辽东冬季,这些冷水浇淋在身上,杀伤力并不比沸水小多少。
&esp;&esp;而且使用起来比煮沸水更方便。
&esp;&esp;在云梯上的士兵,一旦被冰水浇中,往往全身发颤发麻,身体僵硬,从云梯上摔下。
&esp;&esp;即便还有一些士兵能躲过所有这些攻击,真通过云梯爬到城墙上,顷刻之间也被城上鞑兵杀死。
&esp;&esp;如此攻了一个时辰多。
&esp;&esp;沈世魁见伤亡巨大,收效甚微,便下令停止攻城,撤了回来。
&esp;&esp;白天攻城失利后,又在深夜子时攻了一次。
&esp;&esp;城内建鞑显然已经做好应对夜攻的准备,每个垛口都有六人值守,每两人负责警戒两个时辰,每个时辰轮换一次。
&esp;&esp;不同鞑将负责巡逻一段城墙,并且传递令箭防止有人瞌睡,上一支令箭传过去,下一支令箭就接着传来。
&esp;&esp;建虏还不时从城墙上悬挂鞑兵下到城墙脚查看动静,防止东江兵乘夜色掩护偷偷潜到城墙脚下做手脚。
&esp;&esp;在这么严密的防守之下,东江军夜间攻城也以失败结束。
&esp;&esp;两次攻城造成的伤亡已有两千多。
&esp;&esp;沈世魁、易承惠、曲承恩看这等情形,都觉得继续攻城徒劳无益。
&esp;&esp;决定暂缓攻城。
&esp;&esp;至少先等城内鞑兵有所懈怠之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