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寒愣住了,随即,便是看向朱元璋指了指自己道。
这个事,明明是朱标牵头的事,跟他有什么关系?
你不问朱标,来问我?
那这功劳和恩情,后面究竟算我萧寒的,还是算朱标的?
怎么这个时候,你老朱也开始泛糊涂?
“嗯。”
朱元璋看向萧寒不可置否的点了点头道。
今天就是问你萧风雪,别人,咱不问。
“启奏陛下,太子殿下说什么,就是什么。”
“微臣拥护太子殿下的任何决定!”
萧寒想都没想,便是看向朱元璋,微微拱手道。
意思很简洁,朱标说将刘伯温纳入功臣阁,臣同意,朱标说不将刘伯温纳入功臣阁,臣也同意。
反正,朱标的意思,就是我萧寒的意思,所以,别问我萧寒,没用。
“这小子。”
朱元璋原本有点铁青的脸,顿时闪过一抹笑意。
明白了,建造功臣阁,那确实是朱标的意思,而不是与萧寒商议过的决定。
“所以老大,你对这件事,怎么看待?”
随即,朱元璋慵懒的靠在龙椅上,方才看向朱标轻声问道。
“启奏陛下。”
“儿臣觉得,应该将刘伯温纳入功臣阁,为其树碑立传。”
“毕竟,刘伯温对于开国,有实打实的功劳,这一点,毋庸置疑。”
朱标微微思索片刻,方才看向朱元璋躬身笑道:“只不过,对于刘伯温的罪过,也不能放过,同时记录,做到公正公平,至于后世的是非对错,就让后世之人评说吧。”
“嗯。”
“臣附议。”
萧寒果断起身,看向朱元璋微微一笑,便是躬身道。
“臣附议。”
淮西勋贵也未曾犹豫半分,便是直接躬身道。
“这么愚蠢的人,怎么会是老夫的学生?”
李善长瞥了一眼胡惟庸,便是叹了口气。
看看人家萧寒对于朝堂尺寸的拿捏?
再看看你胡惟庸,就差点将自信即巅峰写在脸上了。
皇帝想看见的是什么?
特别还是朱元璋这种杀伐果断的皇帝。
需要的并只是聪明的臣子,而是不仅聪明,还得懂做人的臣子。
毕竟,这天下的聪明人,并不在少数,你胡惟庸只是其中之一,绝不是唯一。
就比如眼前萧寒,皇室嫡亲,但都明白对于分寸的把握,可胡惟庸的自作聪明,有点过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