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然熟记大明国语!”
朝中文武大臣,竟然无一拒绝,更是纷纷附议胡惟庸道。
“这个混账!”
李善长的眼眸,微微一沉!
“嗯?”
“还挺有意思。”
汪广洋瞥了一眼胡惟庸,这一幕,怎么似曾相识?
“好。”
朱元璋的眼眸,依旧阴沉如水的看向满殿文武大臣,随即,便是点了点头道。
看来,咱想的没错,这中书省,不能留!
朱元璋眼中的阴寒,自然瞒不过萧寒与朱标,随即,对视一眼,便是齐齐摇头。
若只是中书省的官员齐声附议,那倒也没什么,最多让朱元璋膈应一下,但文武百官齐声附议。
就连淮西勋贵与御史台都掺杂其中,那这其中的味道,就有点耐人寻味了。
看来,最担心的事,还是发生了。
御史台与中书省,还是搅在了一起。
不然,胡惟庸算是哪根葱?
难不成,以为自己是李善长?
文官之首?
群臣附议?
呵呵。
那这就是自己找死,怪不得别人了。
“那个陛下,臣有本奏。”
只不过此时,鄂国公常遇春,倒是有几分犹豫的站了出来,随即,便是看向朱元璋拱手道。
“鄂国公,别告诉咱,你也反对大明国语?”
朱元璋微微一愣,便是眯起眼睛,看向常遇春道。
“臣自然是双手赞成。”
“怎么可能反对。”
常遇春讪讪一笑,便是摆了摆手道:“只不过,陛下,朝中武臣,能不能放宽松一点,慢慢学,毕竟,对于这帮老兄弟,有点难,那是在所难免之事。”
常遇春其实就是想为这群老兄弟们说说情。
毕竟,陆仲亨,唐胜宗,乃至于所有的淮西勋贵,眼中皆是有苦说不出,毕竟打仗并不难,冲锋陷阵,更是不在话下,但是让他们读书,别闹了,他们能有这本事?
但这可是他们的小先生萧寒提起,他们哪有胆子反驳?
所以,还是学吧,毕竟,比起萧寒的鞭子,还是读书香一点,但这个时间,是不是不能与文臣挂钩?
要不然,他们学个屁!
打仗的将领,能跟读书人相提并论?
“这倒不是不行。”
朱元璋微微思索,便想点头,毕竟,他了解这群老兄弟,要是能学的明白,也不至于犯下侵占田产的罪。
“启奏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