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铅笔插到缴获的笔记本之中,李大成轻飘飘的给了王五答复,吃人不是什么坏事儿。说不定,最先激发出暴虐之气的就是振威军上下的十几万人,一个人的出肉率跟一口猪差不多,八千人的洋鬼子,怎么也得有六七万斤肉。这还省粮食了。
这次战争过后,振威军总要剩个几万人的,这几万人以后慢慢的开枝散叶,就会影响几百万人上千万人,不错!
“大成,五哥是不是看错你了?”
挥手将帐篷中的人赶了出去。王五站到了李大成的对面,盯着李大成的双眼问到。
“五哥,这话是什么意思?”
将记着以后战略的笔记本放好,李大成看着王五,有些迷糊的问道。
“大成。你组织振威军抵抗洋鬼子,为的是什么?”
“这个啊?家国天下,这话差不多吧?”
“家国天下?
大成呐!你劫掠京师,五哥不是不知道,这里面的弯弯绕五哥也清楚,赈济灾民需要银子,而且你在京师做的事儿,也算仁义。
但劫掠京师的财物。你都用于赈济灾民了吗?你拿出来的怕只是九牛一毛吧?
在津门与洋鬼子开战,你李大成也是站在了大义一边,这才有了五哥带着京城的江湖豪杰来津参战。五哥也是靠这个说服李存义的,这才有了津门左近的义和团投入振威军。
但这一仗你干了什么?现在又在干什么?五哥是真的看不明白了,古往今来,吃人的军队不是没有,但这些人有哪一个成事儿了?
大成!你在做什么?你又要做什么?”
王五能跟着李大成,大义是很重要的一个先决条件。没有大义的名分,名满京华的大刀王五会跟着李大成做事儿?想去吧!
到了津门之后。李大成行事也算可圈可点,虽说私底下做了不少脏事儿、烂事儿。但这些事儿王五也可以接受。
开战之后的李大成,王五就有些看不明白了,不顾振威军上下的生死,数次纵容聂士成,现在还纵容没有粮草的振威军士卒吃人,在王五看来,李大成完全就是把振威军当做了朝廷的替死鬼,这事儿不该呐!
“五哥,你的话说的不错,但兄弟也有几个问题问一问五哥。”
王五认真了,李大成也认真了起来,王五的价值很大,功夫的传播需要王五,这个人李大成必须要留住。
“今夜咱们兄弟俩有时间,你说吧!”
“好!我想问问五哥,这大清朝自道光朝开始就受洋鬼子的欺凌,原因何在?”
“大抵是朝廷出了问题,若是朝廷能推行新政,国富民强未尝不可!”
“哈,五哥倒也有些见解,但这不是原因所在,开战之前,我也有些迷糊,但开战之后,我明白了!
大清之弱,不是弱在了朝政上,而是弱在了人心上。
官军不可用,为什么?因为他们怕死呐!大清上下至少有百万军队吧?
自道光朝开始,洋鬼子入侵我国,从来没有过超过五万人的军队,若官军上下人人死战,百万官军,四万万老百姓,干不过洋鬼子?
甲午一战,官军有枪有炮,还有一支北洋舰队,对上东洋的小日本,一样的败局,为什么?朝廷不成是其一,这天下的人心不成了,才是关键!
昨夜一战,五哥也是亲临战场的,洋鬼子比振威军壮实多少?小日本比振威军壮实多少?比一比、看一看,咱们与洋鬼子不差多少,比小日本只强不弱,可结果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