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包小说网

面包小说网>官场平民出状元 > 第654章 冲锋陷阵的战士(第1页)

第654章 冲锋陷阵的战士(第1页)

董远方从不是会被外界的杂音绊住脚步的人。

省里那些带着审视的质疑,京都大院里老人们茶余饭后的闲谈,于他而言,不过是穿窗而过的风声,掠过耳畔时或许会引起一丝微澜,却绝不会在心头留下半分滞涩。

他的世界里,眼下铺陈开的,是远比这些议论更实在、更迫切的千头万绪。

办公桌上的记事本像一幅密集的作战地图,密密麻麻的字迹间,每项工作都被仔细标注了轻重缓急的记号,红的星号、蓝的三角、黑的波浪线,无声地诉说着任务的紧迫。

高铁站和机场的选址团队已先后进驻道口县,虽说日常对接由沈佳慧县长主抓,但那些关乎项目根基的重要接待,那些能决定项目走向的关键沟通,他始终坚持亲自到场。

这两个项目就像道口县未来的两条腿,一步踏错都可能影响全局,容不得丝毫轻慢。

记事本上的下一项被圈了个醒目的红圈——赴朝阳市委汇报人事调整方案。

道口县三个常委与两个副县的人事变动,早已在他心中盘桓多日,初步方案虽已敲定,但必须尽快征得朱元鹏书记的支持与批复。

他深知,人事是推动工作的齿轮,早一天让齿轮咬合到位,全县的运转就能早一天驶入正轨。

食品产业园的招商工作正处在爬坡过坎的关键期,几家意向浓厚的大型食品企业已放出考察的消息。

他对着记事本上“配套设施细化”“优惠政策完善”这两条,又添了几笔补充。

虽然这项工作由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白利军主盯,项南也找好了专业的职业经理人负责园区投资开公司。

公司开业那天,董远方和沈佳慧并肩为红绸剪彩时,空气中弥漫的期待与憧憬,但越是关键节点,越要确保每个细节都严丝合缝。

酒厂的建设进度也被他用荧光笔涂了重点。

肖林与省农行对接的2000万专项贷款,是酒厂从图纸走向现实的关键一步,贷款一到位,建厂地面上施工、生产设备采购就能马不停蹄地跟上,这件事才算真正落了地。

投资公司的规划更是牵动着后续展的神经。

他在“投资公司”几个字旁画了三道横线,脑海里早已勾勒出清晰的框架:

除了注资道口酒业,还要成立粮油储备公司,为即将铺开的农作物收购保驾护航;

农机设备公司得尽快落地,满足成片农田的机械租赁需求;

城建公司则要扛起城市规划、交通建设和水利设施等民生工程的资金筹集重担。

犹豫再三,他还是在记事本上添了“成立国有房地产公司”这一条。二姐在济水的地产公司展势头正好,城市化浪潮下,房地产的长周期红利不容忽视,而道口县企业投资建房的意愿低迷,为了承接近一倍的人口涌入,国有房地产公司的成立势在必行。

省农行的贷款合作事宜,他更是在心里敲了无数次警钟,每次见到胡杰和金正南,都要反复叮嘱务必确保落地。

劳动局的劳务输出工作有了新进展,与南粤省、江北省的合作基本敲定,两个由劳动局与当地道口籍能人联合成立的劳务公司即将运作,还特意派驻了两名工作人员参与其中。

他亲自为这两位即将奔赴用工大省的同志送行,反复嘱托要确保乡亲们有活干、拿得到钱、遇困能求助。

第一批务工人员出门后,能够安心、放心的务川赚钱,后续才有成千上万的务工大队走出道口县,奔赴全国各地。

这样,农业大县,才能凭借劳动力输出、务工费回流,另一种方式吃到人口红利,实现农村脱贫。

“两位同志,是我们道口县开疆拓土的勇士,你们把前面的路铺好好,道口县的青壮年才敢出去,这一代人把钱赚回来,建设家乡,再过十年、二十年,道口县的企业展起立,下一代就不需要再外出打工了。”

董远方,给予两个人很高的期望,反复叮嘱劳动局局长卫泽鹏:

“卫局,这两个同志你们局里要多上心,有机会去看看,家里有需要什么帮衬的,你们局里要想尽办法给解决,局里解决不了,报告打到县里。工作捋顺了,两个人回来,必须提拔重用。”

沈佳慧也转身看向卫泽鹏,补充道:

“卫局,我们道口县,需要的就是这种冲锋陷阵的战士,我们要把后方照顾好,不能让我们的同志们,有后顾之忧!”

卫泽鹏连忙点头,做了表态。

hai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