筹备期间,明珠别墅的大厅成了他们的临时仓库,各种货物堆积如山。
林真逸、赵猛一起忙碌着,为杂货店的开业做最后的准备。
赵猛站在店内,手中拿着卷尺,认真地测量着货架的长度。
他眉头紧皱,眼睛紧紧盯着卷尺上的刻度,嘴里小声念叨着:“这个长度应该差不多。”随后,他指挥着工人将货架摆放到位。
林真逸在一旁指导:“货架摆放要合理,常用的物品放在显眼位置,像洗发水、沐浴露这些,要放在顾客一进门就能看到的地方。”
他一边说着,一边动手帮忙调整货架的位置。
赵猛一边忙碌一边说道:“林哥,我觉得还可以在门口弄个促销专区,把一些特价商品摆出来,吸引顾客进店。”
码头边的人都很实在,看到实惠肯定愿意进来瞧瞧。”
林真逸赞许地看了他一眼:“这想法不错,具体怎么安排,你可以多琢磨琢磨。”
“考虑到镇上不同人群的需求,促销的商品种类也可以丰富些。”
赵猛干劲十足,继续忙碌着手中的活儿。
此时,他又想起一件事,停下手中动作,看向林真逸:“林哥,店里的货物种类这么多,库存管理也是个问题,你有啥建议不?”
码头上的人需求变化快,我怕到时候缺货影响生意和信息收集。”
林真逸思考片刻后说:“可以弄个简单的账本,每进一批货、卖出一件商品都记录下来,定期盘点库存,这样就能清楚掌握货物情况了。”
“另外,和供应商保持好联系,以便在需求变化时能及时补货。”
“咱们可以先观察一段时间镇上居民和码头往来人员的消费习惯,再调整库存策略。”
赵猛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将这些方法默默记在心里。
接下来的日子里,他和林真逸每天都忙得不可开交。
他们一起去进货,挑选各种物美价廉的商品;一起布置店铺,贴上温馨的装饰海报;一起研究如何吸引顾客,制定促销策略。
在他们的努力下,杂货店逐渐有了雏形,只等开业的那一天。
一切准备就绪,杂货店即将开业。
一个阳光明媚的上午,林真逸带着赵猛来到一位老者家中。
这座房子位于小镇的一条幽静小巷里,院子里种满了各种花草,散发着淡淡的花香。
林真逸轻轻敲了敲门,不一会儿,一位精神矍铄的老者打开了门。
林真逸笑着打招呼:“颜老,好久不见。”
颜老看到林真逸,脸上露出了慈祥的笑容:“林小子,你可算来了。快进来,快进来。”
林真逸走进院子,向颜老介绍道:“这是赵猛,以后他在镇上开店,还请您多多关照。”
“赵猛啊,颜老可是镇上的百事通,人脉广得很,码头那些船主、商人,好多都和颜老称兄道弟呢。”
赵猛连忙走上前,恭敬地打招呼:“颜老,您好!能认识您真是太荣幸了,以后还得麻烦您多指点我。”
颜老上下打量着他,笑着点头:“林小子介绍来的,肯定没问题。”
“以后有什么事,尽管找我。在这镇上,就没有我不认识的人,没有我不知道的事儿。”
林真逸带着赵猛在院子里的石凳上坐下,颜老则进屋端来了茶水。
林真逸端起茶杯,轻轻抿了一口,对赵猛说:
“颜老在清源镇人脉很广,无论是镇上的官员,还是各个店铺的老板,都和他熟络。”